一般都是大中小三个码子,一整套就是,大码小码各两件,中码四件,合计八件。
因为樊老板的服装是精品货,大中小码分别为L,M,S,三个标识。
有这样的标识码,一般都是比较正规的服装牌子。
进货的款式,直接关注着店子生意的好与坏。丹妮认真地看着每一款。左挑右选,足足看了二十多分钟,又与易隆化交换意见,最后定下四款。
樊老板一边忙自己的清货理货,一边关注着他们夫妻,从他们的交谈话语中,樊老板听到了,“就挑这四个款式”,知道他们已经定好了四款。
樊老板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问:“看好了。我来拿啊。”
这樊老板做事真够麻利的。丹妮指着样品说出了自己要的四款,樊老板立马就抱出来四包,再用他店里专用的大袋子,给装好成两个大包。
然后。拿出单据就要开单。
易隆化小心翼翼地问:“价格可以优惠一点么。”
樊老板面带微笑地解释说:“这个价格对任何人都一样,哪怕有的老板一个款式一次进十整套,也是这个价。我们的出货账单都是要上到财务部门的。”
易隆化懂了,也没有再说什么。
单据很快写好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干脆利落。
他们拎着两大包走出店,樊老板继续忙自己的,恨不得一下子全部整理完。
凡做事业的人,不管事业的大与小,都是繁忙的。
只有繁忙的人,岁月过得才算充实。赚不赚钱,赚多赚少,另当别论了。
赚了就值了,失败了,算成长交的学费。
从来没有哪一个人,一生都顺风顺水的,放在室内的盆景,温室里的花朵,也有缺水缺氧的时候。
易隆化和许丹妮,一人拎着一个大袋子,为了保险起见,樊老板给他们都是套的两个袋子。
来时是空手,轻松的在四楼转悠大半圈才找到。现在拎着一个大袋子。刚走出四楼,从电梯下到一楼,再往马路上走时,就觉得拎着袋子好吃力。
看来。这进货也是一个力气活的。
原来的女店主,跟丹妮说过:“我老公进货是开车去的,我们有一辆小轿车。这样进货就方便多了。如果老公不想搬,就花钱请人搬,也不贵,也就二十三块钱一趟,人家搬货的人叫扁担。他们是专业地挑夫,有力气,还会挑。有的扁担有拖车,拖一趟既省力,又赚得多。”
易隆化和许丹妮这第一次进货就领教了进货累的滋味,是一个苦差事。
两个人一个拎个大袋子出了大楼。立马就有扁担上前问:“要不要送货。”
丹妮连连摆手。夫妻二人吃力的往公交车站走去。见前面有一个扁担,挑着两大袋,比他们手里的货还要多得多。人家扁担挑起来像飞跑一样,在密集的人流里横冲直撞,居然一路畅通,也没见撞到行人。
这场景让易隆化和许丹妮见识到了扁担师傅的厉害。
他们两个人。继续各拎着一袋,步伐蹒跚,还跌跌撞撞的,时不时与路人来个亲密相碰。
看来各行都有能人啊。
两个人拎得满身是汗,总算到了公交车站。
等了好一会,上到公交车,车里人很多,这是早高峰的尾声,所以。公交车上依然是拥挤的,不像早上来时,车上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坐着很是舒服。
现在,车挤人多,又带着两大袋。好不容易从后门上车了,手里的袋子,无处安放。更有一两个乘车的人,嘴里叽叽咕咕里,嚼着什么。易隆化心里急得也烦躁,没有理会。
随着公交车一站一站的上上下下,夫妻二人慢慢地有了一点空位置,把两大袋子垒起来放着,人也站稳了,这才好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