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有长途客运车,这许丹妮躺着不得动,坐长途客车不可能的。
为了正式去省医院,易隆化也是想破了脑袋。
许丹妮生病的时候,他们的堂哥易隆平还没有进军房地产,正在做课桌椅子。不可能坐堂哥易隆平他们工地上的车。
围绕这个路程,怎么都没有找到突破口。
这去省城只能放下来了。一拖再拖。
直到有一天,村里有了一辆拖拉机,这一下子点燃了希望。
易隆化连忙找到村委会干部,说了自己想带老婆去省城看病的意向。
村领导说了:“你们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既然你来了,我们就把这事放在心上,只能说有机会,拖拉机到省城拖肥料什么的,我们肯定会通知你。你看可以不。”
易隆化千恩万谢地出了村干部的家。
转眼又是几个月了。许丹妮的病情并没有恶化的趋向,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反正就那样,丹妮除了不能起床。其它都是原来正常的样子。
这一拖就是一年,易隆化完全适应了许丹妮长期躺在床上。
许丹妮病后的第一个春节,丹妮毫无疑问,在床上度过。
春节一过。春耕生产在即,农田里需要的肥料,摆在议事日程。
虽然是包产到户,村委会,集体的意识都还有的。春耕生产是农田的第一大重要事情。
这春耕在即,那复合肥料也不能在拖了。村委会着手到省城去买复合肥。
最早期的复合肥,都是由各村委会自主购买。买回来之后,再来按比例分卖给每家每户。
八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的人,是极少的一部分群体。
绝大多数都是以自家的庄稼为主。
易隆化得知村委会派拖拉机进复合肥料,喜滋滋地去了村干部的家里。
村干部笑哈哈地说:“来得正好。过两天就要去省城,你呀,作好准备,你也不用操心。我们村也安排了几个板车。随拖拉机一起去。去一次必须拖足半年的肥料。”
易隆化高兴地点头:“好的,这次轻松了,我先谢谢早木叔。”
村干部名叫早木,年龄小的村民,都称呼早木叔。
这下可好了,易隆化又攒了几个月的钱。再加上哥哥嫂子们的资助,这回是信心满满,到了大医院,肯定有救。
这一天终于来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易隆化的内心是火热的,人一来了劲头,做事自然有了精神。
村委会干部,早木叔还叮嘱一同前往的几个壮年劳力,一路上多照顾易隆化他们夫妻。还一再嘱咐,一定要把他们夫妻送到大医院门口。要不然,易隆化一个人在偌大个陌生城市,还要抱着个大病人,很不方便。你们去了就搭把手。
同村人不用多嘱咐的,乡里乡亲的,出门在外,就像一家人一样。早木叔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