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双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摇了摇头。
他不知自己是怎么回事,似乎已经不纯粹是重生前那个自己了。
忽然,那门又被推开一道缝,永儿提着一个灯笼,以有些颤抖的声音,道:“薛郎,三娘说,抗旨可是要杀头的,你还是老实听主母安排好了。”
次日天明。
“圣人作主,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韦芸叹息道:“只要你不嫌我家小女身子体弱多病就好,每年这丹参也不知得花费多少钱财。”
“是学生不配。”薛白道:“那若是…。若是可行。可先订下婚约,至于成婚,不如再等两三年,既让她多陪师娘,也等老师回来,毕竟如今都还年纪小。”
“是这个道理,你这孩子想得周全。”
“若这两三年间,老师觉得我人品不堪,或是我闹出了大祸事,到时退……。。”
“莫说这些了。”韦芸笑道:“平时多爽利一人,这桩事上怎瞻前顾后的,我尚且不提别的好歹呢。这是喜事,利落些。”
“是,凭师娘作主。”
“去吧,你忙你的事,上衙要晚了。圣意来了,我带三娘接旨便是。”
薛白于是告辞。
韦芸忙吩咐大婢相送,探头往外看了一眼。
“出去了?”
“是,娘子。”
“太好了!个个都想榜下捉婿捡现成的,苍天开眼,这孩子不是个没心没肺的。”韦芸当即便起身,喜不自胜,“快,备笔墨,得给阿嫂写封信。”
“也不知崔娘子该有多急呢,殊不知薛郎写《西厢记》便是早早料定会有这一出!
“你何处看的”
“奴婢这便去备笔墨。”
“慢着,先莫声张,待圣意下来再提。”
“是。”
虽恼这婢女偷看戏文,韦芸却还是高兴不已,想着要如何给崔氏、颜真卿说此事。
但等她几封信都写完了,等了许久,却一直没等到圣旨,一颗心焦急起来。
到了下午,永儿跑到堂上来探头探脑,也是急得不行。
“娘子,听说长安城抢薛郎做女婿的可多,莫不是他们连圣旨都敢拦?”
韦芸不由蹙了眉,心知确有这种可能。。。。。
直到暮鼓声响,连她都觉得心慌,忙对永儿道:“你快去陪着三娘,莫让她等焦急
“哎。”
“哎。”
“来了,娘子,前院有圣旨来了!”
“怎么办?教了三娘怎么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