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令人唏嘘。
“谁说不是呢,不过,属于突厥的时代已经翻过去了。”李复摇了摇头:“不说也罢。”
“没有了颉利可汗,只有大唐右卫大将军颉利,朝廷会以礼安葬的。”
人死债消,大唐自有大唐的气度。
“咱们三日之后,启程回庄子上吧,庄子上春耕准备,书院开课等事宜,夫君是要露面的。”李韶提议道。
李复微微颔首。
“行,听你的。”
长安虽好,但是总觉得庄子上更自在。
“不过在此之前,还要把青雀的事情给他办了。”李复笑了笑。
魏王李泰,春耕前就藩。
只是眼下,还有一桩要紧事悬而未决。
“倒是还有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不把日期定下,等什么时候这件事办妥当,咱们再回去。”李韶说道:“陛下爱子,尤其是对青雀,格外宠爱几分。
这件事断然不会这么容易,哪怕是你提前做足了准备,恐怕还是要拉扯一番呢。”
“说的也是啊。”李复应声。
提起这件事,他心里也有几分犯愁。
李二凤那性子,说他有脾气,他在朝堂上被群臣怼得能一声不吭。
说他没脾气,私底下也没少骂骂咧咧。
尤其是在关乎家人的事情上,那份护犊子的劲儿一上来,什么帝王心术、理智权衡,有时候都得靠边站。
让他放一个十三岁的宝贝疙瘩去千里之外的扬州,哪怕理由再充分,计划再周详,李世民心里那关,也绝不是那么容易过的。
皇宫,立政殿。
殿内气氛凝重,炭盆燃烧的噼啪声清晰可闻。
李泰跪在地毯上。
他刚才将自己想要去扬州就藩的想法跟阿耶和母亲说了。
“青雀,你还小,这种事情不着急。”李世民沉声说道:“莫要胡闹。”
“阿耶,儿没有在胡闹,儿是认真的。”李泰仰起头来,丝毫不畏惧李世民已经不悦的语气。
“认真?你认真什么?你才多大?扬州离着长安城有多远你知道吗?虽说扬州富庶,但是到底与长安比起来,水土气候迥异,官场人情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