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老熟人了,合作起来得心应手。
马周和姜确一合计,复制先前的做法,完全可行。
更何况,这次围绕在身边的人手更多了。
这次救灾,跟上次在临颍就不一样了。
上次去救灾,朝廷穷啊。
李复在周围到处以朝廷的名义写借条,打秋风。
这次不用了。
朝廷富裕了,人手众多。
环顾周围。
李复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书院好啊。
书院得建设啊。
先生梯队和学生梯队,得延续啊。
这不,全都派上用场了。
李承乾认真地听着,对每一位被介绍的人都点头致意。
身为储君,要有气度,要礼贤下士。
虽说年少,但是这些道理,他全都明白。
人才难得,有赤诚之心的人才,更是难得。
头一回做这种事情不要紧,往后有了经验,那都是现成的基层人才。
介绍完毕,李复指向街道另一侧已经集结好的庞大队伍,只见数十辆大车整齐排列,车上满载着箱笼、麻袋,隐约可见药材的包裹和工巧的器械。车旁除了王府的护卫,还有穿着不同服饰的工匠、医者,人人面色肃然,整装待发。
王府两卫也抽调了两百人,一路随行护卫。
李承乾望着眼前这支由王叔在短短一夜之间就组织起来的队伍,再对比自己离宫时父皇的殷殷嘱托,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尚且单薄的胸膛,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朗声道。
“有劳王叔,有劳孙道长,有劳诸位了!灾情紧急,百姓疾苦,刻不容缓。我们便不再耽搁,即刻出发,赶往河南!”
“谨遵殿下令!”众人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队伍稍作整顿,而后便开始动了起来。
李韶带着宅子里的丫鬟仆从,在门口目送着队伍离去,心中祈祷,希望夫君和承乾他们,能够顺顺利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队伍离开庄子,沿着官道往渡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