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网上看到的,那个手艺人专做复古烘焙模具,口碑不错。”高槿之目视前方,平稳地操控着方向盘,“想起你以前提过,就留意了一下。”
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但许兮若知道,对他而言,这种“留意”和“记得”,本身就是最不寻常的表达。
艺术区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红砖墙面上爬满了绿植,充满了粗犷与精致交织的独特气息。高槿之带着她穿过几条小巷,在一扇不起眼的铁门前停下。按响门铃后,一个留着络腮胡、围着皮质围裙的中年男人打开了门。
“高先生?请进。”男人显然和高槿之通过气,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工作室内部空间很大,四处堆放着各种金属材料和半成品,靠墙的架子上则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成品模具。从常见的饼干模、蛋糕模,到一些造型奇特、充满设计感的特殊模具,应有尽有。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油脂和淡淡的煤炭气味。
许兮若一眼就看到了工作台中央那个擦拭得锃亮的复古玛德琳模具。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繁复的花纹在从高窗射入的光线下流淌着暗金色的光泽,美得几乎像一件艺术品。
“就是它。”高槿之走过去,拿起模具,递到她面前。
许兮若小心翼翼地接过,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来,沉甸甸的份量感让她心生欢喜。她仔细端详着每一个细节,花纹的雕刻精细无比,几乎没有瑕疵。
“太漂亮了……”她忍不住赞叹。
“这位女士是行家。”手艺人笑道,“这模具是纯手工敲打的,费时费力,但做出来的玛德琳,背面那个标志性的小肚子会特别饱满,花纹也更清晰立体。”
许兮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模具表面,抬头看向高槿之,眼中闪烁着由衷的喜悦:“谢谢你带我来这里。”
高槿之看着她脸上毫不掩饰的欢欣,嘴角几不可见地向上弯了一下:“喜欢就好。”
最终,许兮若买下了那个模具,还顺便挑选了几个造型别致的饼干模。手艺人细心地将它们打包好,递给她时还说:“欢迎下次再来,高先生是我们这里的常客了,以后可以给你们打折。”
常客?许兮若有些意外地看了高槿之一眼。他对此不置可否,只是接过她手中略显沉重的纸袋,说:“走吧。”
离开工作室,时间尚早。艺术区内有不少独立画廊和设计小店,两人便信步闲逛起来。在一家以售卖植物标本和昆虫图谱为主题的小店里,许兮若被一幅装裱精美的银莲花标本画吸引住了目光。纤薄的花瓣被巧妙地固定在泛黄的背景纸上,姿态优雅,色彩柔嫩,仿佛凝固了生命最绽放的瞬间。
“很美。”高槿之站在她身边,低声说。
“嗯,像一首沉默的诗。”许兮若轻声回应。
他们没有买下那幅画,但那种共同发现美、欣赏美的短暂时刻,却像一股暖流,悄然浸润着彼此的心田。
回程的路上,夕阳西沉。许兮若抱着装有模具的纸袋,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满足感。这一天过得平静而充实,没有激烈的情绪起伏,没有小心翼翼的试探,只有分享爱好的愉悦和并肩同行的安宁。
车子再次停在她家楼下。许兮若解开安全带,转头对高槿之说:“今天谢谢你,我很开心。”
高槿之看着她,目光在渐浓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深沉:“下次可以用新模具试试。”
“当然。”许兮若笑了,“第一个成品,拍照发给你看。”
这话说得自然而然,仿佛他们之间本该如此。
“好。”高槿之点头,“上去吧。”
许兮若下了车,抱着纸袋走进单元门。在电梯里,她看着光可鉴人的梯壁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嘴角始终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她不确定这是否是所谓的“重新开始”,但她知道,有些东西确实在悄然改变。像冰雪消融后的溪流,虽然缓慢,却坚定地向着新的方向流淌而去。而那本放在茶几上的旧画册,和手中这个崭新的模具,就像是这条溪流两岸的标记,一个指向过去沉淀的深情,一个指向未来可能的温暖。
回到家中,她将新模具仔细清洗擦拭干净,然后放在料理台最顺手的位置。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夜晚刚刚开始。许兮若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灯,心中一片奇异的宁静。
她拿起手机,给高槿之发了一条信息:“到家了?”
几分钟后,他回复:“到了。”
没有多余的言语,却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空气中悄然滋生。许兮若放下手机,知道这个周末,以及接下来的许多日子,或许都会因为这份悄然复苏的联结,而变得有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