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外面的喧闹声,他眼中闪过了一丝无奈,心中无声自语:
“本官平日里是不是太过仁慈了?
京中这么多衙门,偏偏来我京兆府?”
但想着想着,他的嘴角却勾起了一丝笑意,
对于这些京中百姓,他却是偏爱有加。
而且如今百姓此举,恰恰说明他京兆府官员平日里与民和睦。
而且,他还敏锐地察觉到了,让局势更加混乱的方法。
作为朝堂大员,对于局势的掌控以及预判,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当日午时,大乾京兆府尹陆务升上疏一封,其中言语字字珠玑。
“民以食为天,军以武为地,
军卒之兵犹民手锄,非所以有所失也。
卒皆民,先下锄,欲引刃而斩,其无刃,可忍而杀之
今京中民怨气四起,已围京兆府,大围之;
予为京兆府君官,载民志,自然不可视,
见其怒容,痛我心中。
唯陛下,彻略推科条。”
军卒手中的兵器就像是百姓手里的锄头,无论如何不能有失,
军卒也是百姓,他们先是放下了赖以生存的锄头,
鼓起勇气拿起刀兵杀敌,抵御外敌。
但发现没有兵刃,这如何能忍?
不知多少京官见到这封奏疏后,脸色大变,直言此疏诛心。
同时也意识到了,这位向来以受气包着称的京兆府大员,露出了獠牙。
京兆府可以不管上意,但绝对不能不听民意。
这京中的百姓商贾,才是京兆府立足之本。
若是连这些支持都失去了,那京兆府将彻底沦为鸡肋。
而百姓们听到这则消息后则是纷纷在京兆府前跪地不起,
大喊青天在上。
此封奏疏一出,京中有志京官不顾上官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