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下,改口道:“立即前去宫门口锁宫,任何人不得进来,违者视为谋逆,另,告诉他们,父皇无恙。”
两个小太监讷讷地看向朱瞻基,有些无所适从,明明皇上都命在旦夕了,这是闹哪样儿?
莫非…太子要……
“还不快去!”
“啊…是!”两个小太监醒悟过来:管他呢,听命行事总错不了,我们就是混口饭吃,不掺和就对了,明哲保身,明哲保身……
……
朱瞻基无力坐在椅上,看着手上的匣子,头都要炸了。
这时,李青走了出来。
朱瞻基精神一振,疾步上前,“父皇怎么样?”
“暂时无碍。”李青沉声道:“不过…也不容乐观。”
“父皇是不是中毒了?”朱瞻基又问。
李青诧异地看向他,“为什么这么问?”
“你只需告诉我有没有中毒?”
李青摇头:“你怎么了?”
他看得出来,此刻的朱瞻基很不对劲,不是单纯为父皇的病危而伤心,而是……满脸的多疑,仿佛没人值得他相信。
“到底怎么了?”李青问。
朱瞻基直勾勾看着他,一字一顿:“我可以相信你吗?”
李青反问:“你觉得呢?”
朱瞻基定定看着李青,良久,递上手中的匣子,“这是父皇的遗诏,你看看吧?”
“遗诏?”
李青眼睛眯了眯,不客气地接过,打开。
很快,他目光一凝。
【官不可与民争利,君亦不可之,朕故后停下西洋。】
“继续看,看最后。”朱瞻基道。
李青沉下心,继续看后面。
【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属南京,斯固吾之素心。】
简单总结:停下西洋,迁回南京!
李青都看傻了,下西洋、迁都顺天,这两项政策可谓是朱棣的心血结晶,这一封遗诏全给改了。
“这不可能!”李青断然道,“你父皇不会下这样的遗诏。”
朱棣都把自己埋居庸关了,小胖又岂会干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再者,他本人对迁都顺天的国策也深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