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嫁给芈犹,想来父王不日便要再为我指婚。而在此之前,王兄的大婚才是第一要事。”
王绾和她说话,几乎不将她当成一般的十七岁少女。
“公主想知道上将军在灭楚后是否回咸阳?”
许栀抬眼,在杯盏中注入了清亮的茶水,点了点头,缓缓开口,“您说,被父王指定坐镇寿春的人是李廷尉还是上将军?”
楚国地大物博,土地广袤。
这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只能由嬴政最信任的人来担任。
李斯出于楚国上蔡,秦国的重臣,对于安抚楚地、通达嬴政的意愿都有着很好的作用。
而王翦更是毋庸置疑的重量人物。武功威慑之下,楚地莫敢有反。
然而!楚地要安定,少说也要五年。谁去了寿春,也就意味着谁将暂时远离咸阳的政治中心!
这还是一次道路的选择。嬴政要将这个选择头一次公之于众,莫过于通过此事!
嬴政的长公子的婚事在灭楚之前已经定下,这不算个哑谜。
王绾试探道:“至于谁在寿春,想来大王心有定数。以臣之见,上将军得大王倚重。然而上将军熟掌军务,其担忧自身政才之备,该会力荐李廷尉。”
“至于公主的婚事。”
王绾久在咸阳,因而道听途说间得出一个结论。
他纯粹觉得檄文上写小公主喜欢张良是无稽之谈。
张良当少傅的时候,她十来岁在芷兰宫就把张良整得够呛,而且她在邯郸的时候还捅了别人一刀。张良与秦有恨,为人端直,不大可能对嬴荷华有好脸色。
他又在想,李贤该算青梅竹马。可她在龙台宫前丝毫没管人死活。这回和他逃婚之后,她既不想办法和嬴政说想要嫁给李贤,她也没有找李斯寻求帮助。以至于李贤被活生生打了五十杖……又被罚去了蜀郡一带。
……
王绾蓦地想起一句也还好幼时的话。
——御史要是不给我蒙恬,我就跑去雍城找父王。
王绾转而道:“……难道公主逃婚,是因为意属蒙恬?”
哪知她声调忽然抬高。
“相国怎会有如此可怕的想法?!”
“我之前在陈郢就听淳于太傅说我与楚王天作之合……难道相国也在其中?”
“乱点鸳鸯谱,也不是您这样说的!上一个这样做的人,是昌平君。”
嬴荷华小时候就能唬住王绾,长大了,更能把王绾吓得够呛。
昌平君让魏咎求娶永安,然后就从相国的位置上下去了。
永安这个性格,普通人绝对招架不住!
“臣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