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丫都要哭了。
她算是明白了,共工就是典型的直男,一点点弯儿都不带拐的。这也就明白了,明明共工是治理洪水的英雄,最后在神话传说中变成了兴风作浪阻挡大禹治水的反派。
明明,两人只是治理洪水的方法不同而已。就连大禹的父亲鲧,依然延续了共工所采用的治水方法。
虽然鲧失败,被神处决,可他终究留了儿子大禹帮他翻盘,共工却在历史长河中被黑化了……
就,一言难尽!
大禹治水所秉持的理念乃是堵不如疏。而这“堵”的策略,可不就是由共工提出来的“堕高堙庳”的治理方案么。
所谓“堕高堙庳”,就是由众多身强力壮的青壮劳力前往目标区域,将高耸突出的地方小心翼翼地铲削平整。
至于低洼的地方,则需要运送大量的土石等填充物,逐步垫高洼地,直至与周围地形相平齐。
而共工之所以会萌生出这样精妙绝伦的构想,原因在于他深刻认识到,如果能成功地将高地铲平,并把洼地填高,那么整个大地的表面就能呈现出相对较为平整的状态。
这样一来,当汹涌澎湃的洪水来袭时,由于地势落差所导致的冲击力将会大幅减弱,水流的速度自然也会随之显着降低。
不仅如此,这种操作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有效增加可供人类利用和耕种的土地面积。
毕竟,多种植粮食,可以有效补充打猎和采摘的不足,降低打猎所产生的人员减损。
毕竟,野兽好猎捕,可是一些妖兽也是以野兽为食的。
脆弱的人族跟妖族抢食物,怎么想怎么都没有胜算。哪怕,蚩尤传了大家修炼之法,可是真正有所成的又能有几人呢?
所以,土地资源对于各个部落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仅仅完成上述工作还远远不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共工还下令组织人力修建起一道道厚实坚固的土堤。
这些土堤宛如铜墙铁壁一般,巍然屹立在平坦的地面边缘。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直接抵御住滚滚而来的滔滔洪水,使其无法越雷池一步,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堤内缓缓流淌,绝不敢肆意横冲直撞、四处泛滥成灾。
正是通过采取这种综合性的治理手段,才得以实实在在地保障黄河沿岸各个部落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这种方法既不会过度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又能解决水患问题,在当时而言,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毕竟在蚩尤的带领下,种植作物获得粮食已经普及开来。羽山生活的百族,无一人不懂,无一人不会。
只不过,故土难离。
虽然,部落旧址比起羽山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是那里有部落的根!
那些拼死为他们争取逃生机会的族人,永远留在了族地。准确说,只是英魂滞留在族地附近,至于肉身,葬身妖兽之口,连骨头渣子都被嚼碎吞噬了,还能留下什么呢?
可是,英魂不远,他们还是想要返回故土,去送一送,哪怕只是敬上一杯浊酒,虔诚的磕上一个头,也是他们的心之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