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有人处理这些政务。
才能让庆皇完全有时间,去估计到辽地发生的战事。
否则一旦对于辽地过多关注,其他地方许多要事儿便进行不下去了。
即便无比担忧,庆皇也只能秉烛批奏。
庆皇不是第一次后悔,当年为啥要那么拼,最后拼成了皇帝当。
批奏章这件事儿,简直不是人干的。
比打仗还累!
“让汪大洋进来。”
庆皇头都没有抬。
在批阅完一份奏章的间隙,便听殿内传来一声声响。
“臣汪大洋,叩见陛下。”
“臣与诸多翰林,共同寻找了纳哈部的历史典籍,希望这些消息能够对辽王有所帮助。”
苍老却仍有底气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庆皇抬头,有些意外。
显然汪大洋进殿该有些时间,但却并未直接打扰,而是等庆皇批奏的间隙出声。
做事儿果然细致周到。
这也让庆皇觉得很舒服。
而更难得,是没有张口就提出如何平定辽地之事,而是献上敌人的情报。
这份清醒,可谓是相当难得。
“呈上来。”
“是。”
不多时,便有一份奏疏被王得水送到庆皇桌案前。
庆皇打开看去,上面关于纳哈部的记载颇为详尽,后方还有许多标注。
哪怕庆皇文化不算太深。
也完全一下子就能看的懂。
“好。”
“这确实更有利于老六认清纳哈部。”
“可惜这关于纳哈拙的资料,着实有些过少了,否则可以让老六做出针对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