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197章 工业过剩(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特别是有技术的工匠,与人联合成立许多机械厂。

他们生产出各种纺织业的机械,推动了纺织工业快速发展。

例如缝纫机这个机器,就不是苏河让人研究出来。

这是工匠独自研究出来的机器,生产出来的脚踏式缝纫机,刚出现在市场上,就获得很多百姓欢迎。

蒸汽机的出现,直接让生产力提高了数十倍。

门槛降得极低,想开一个纺织业的工厂,整个流程极为简单。

工厂东家只需要投钱就好,不用费心,工厂缺的东西都能买到。

这导致新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其他行业,比如钢铁和煤炭行业,也都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

但这些行业,主要是官营为主,采用订单制生产方式。

生产过剩还不算突出。

纺织工业现在以民营为主,每个工厂都大量投入,生产出非常多的布匹和衣服。

衣服还是耐用品,特别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那都是一件衣服穿十几年。

一个官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都不会被同事笑话。

这个时代,穿带补丁的衣服,是非常平常的现象。

秦王府治下,百姓们手中的衣服已经接近饱和。

现在每年出生的人口非常多。

童装这个市场依然保持增长,其他服装市场早就饱和。

现在市场还太小,大明那里市场又被士绅封锁,只靠走私量太少。

苏河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工业过剩问题。

他必须保证工业的元气,现在秦王府治下,苏河一直压制重工业产品的价格,不让重工业太暴利。

这就是为了培养整个工业体系。

重工业想要涨价,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一台蒸汽机五万两银币,肯定能卖出去。

一斤铁一两银币,一斤煤一两银币。

真是这个价格,重工业将会取代轻工业,成为最赚钱的部门。

这么昂贵的价格,肯定也会有人买,因为它们不可替代。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