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汉》

第九百三十一章 决战(终)(第7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看来邺京人爱吹牛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了,和山一样大,那怎么能浮起来呢?

但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些年来,似乎有太多不可能出现了。

在市井中的邺京百姓侃侃而谈自己的博闻时,他们不知道的是,今天,邺京来了一个年轻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叫诸葛亮,这不是他第一次来邺京了。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这一次他是作为地方上遴选到吏部的,他正要去那里报道。

这是他在中央任职的第一步,父亲早些年就退了,在这个人际复杂的中央,他并不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但诸葛亮有信心,他在这里同样能做好。

于此同时,当诸葛亮好奇地打量这个五六年都没见过的邺京市井时,太平宫内,张冲正在看着一封加急军报。

军报的内容涉及阴山牧场,当地官吏禀告,因为草场的持续退化,刚刚定居三年的牧民们,正偷偷带着牲畜跑入了草原深处。

所以地方军吏请求中央同意他们率突骑深入草原追击,将那些亡人追索回来。

张冲紧锁着眉头,将这封军报放在了另外一处,那里已经摞起了七八封奏折了,看样子也是从北面送来的。

这几年,朝廷已经在北方耗费了大量的钱粮了,为的就是让草原牧民定居下来。

可似乎人力无法阻挡天意,在那片不能耕作的草原上,好像不管投入多少资源,都不见效,牧民们总是要跑。

追了跑,跑了追,一切就和鬼打墙一样,不断循环。

此时的张冲已经意识到,草原问题似乎并不是他这一代人能解决的,大太的未来应该在南方,在那片海洋。

不过也不能不管,看来抽调草原豪杰西征还要继续做,不能停。

想到这里,张冲就要给这些同类奏折批示。

忽然他心潮一动,忍不住看向了东方。

透过玉宇琼楼,透过烟火市井,他彷佛看到了一个年轻人走进了邺京。

一种莫名的直觉,张冲似乎明白自己的政治理想该如何传承下去了。

这大太的故事还没完。

(全书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