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汉》

第四百八十七章 执中(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张冲之前就和一众官吏们讲了,杀可以,但必须明正典刑。

以乡里仇杀,必然会导致杀之不绝,冤冤相报,血仇数世。这并不利于泰山军对乡里的整合。

于是,张冲将自己的建议红批在了渤海郡守李武的上表旁,令其依令而行。

只是处理这两篇密奏,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时辰了。廊庑外的司厨已经将做好的膳食递了进来。

一摞胡麻饼,一盘羊肉。都是张冲爱吃的。

为了尽快批复这批密奏,张冲直接边咬饼,边继续阅。

但等他看到下面的奏疏后,张冲嘴里的饼都不嚼了。

此时的他怒火中烧。

因为如果说上面的两个问题还是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鸿沟,是上下之间的博弈,都属于可以接受的偏差的话。那下面张冲看的这份奏报内容就让他完全无法容忍。

这偏密奏并不是河北哪个具体的主官上的,而是张冲派下去的巡查。

他专门命御史令范常抽调精干御史,和飞军内卫一起组成巡查组,去巡查各地方分田的执行情况。

范常将巡查组的汇报总结成文,密奏给了张冲。

这篇文主要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基层分田过程中的贪腐问题。

情况是这样的。

因为这次分田主要针对的就是河北各地的大豪强,大世家。这些人可不止是有田地,各色财富积累简直就是堆积如山。

那很自然,在具体分田中就出现了如何分的问题。

一般来说,各地主官根据形势采用的方法都不同,但一般都是以下几种。

一种是按照身份分。那就是这土地原先是谁种的,你是哪家的佃户、徒隶,那这地就分给谁。

还有就是按照户口均等分。统一括地,统一分地。这也是用的最多的分配方式。

之后就是按照具体情况分。比如你家劳力多,那就分得多点。劳力少或者条件好的,就少分。

再然后就是按照特殊人员分。比如家中有入护田队的,就先分,还分好田。而在分田斗争中涌现的积极者,也先分,也分好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这些都是田土,还好分些。一些如牲口、农具这些东西就只能抽筹分。

正是因为各种例外情况太多,也就成了基层贪腐的机会。

因为这一次分田行动涉及的范围太广,原先的分田吏是不够用的,所以在破豪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吸纳了很多当地人。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往往老分田吏到了地方后,就会先考察乡里,找到一两个苦大仇深者为其伸冤做主。

等到打倒了当地豪强地头,就会将分田的任务就给这人。而这人呢就会找一帮自己相熟的去做这事。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