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自己所在的博陵情况没有石邑复杂,他这里真的有豪强,而且现在他通过不断审案的过程中,已经抓到了不少这个豪强的不法证据。
就等合适的时机,就能将崔氏铲除。
想到这里,他有点同情那位石邑令。他这会突然有点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忙翻到他名字的所在,不自觉的念了了一句:
“常林?倒是个好名字。”
只希望这常林再被申饬后,能及时改变,不然后面他两再想同殿为臣,可就难了。
就在胡溥还要继续学习的时候,他的幕僚在堂外悄声道:
“县君,外面有一人说有冤情。”
这个时候胡溥正看的兴头,张嘴就要让人先打发走,但话到了嘴边,他又停下了。
他看了看自己毕业时,老师陶黯送给自己的镇纸,想到老师对自己的教诲。胡溥到底还是回了句:
“好,开堂审案。”
然后在去前堂的路上,胡溥从幕僚口中大致听了一下案情。等他听完后,胡溥大笑:
“说时机,时机便到。”
随后他就对幕僚交代:
“你一会不用随我去前寺,直接去城外将耿镇将喊来。说本县要动刀兵。”
幕僚知道事关重大,点头就带着一县卒出寺了。
不多时,博陵县寺就大开中门,几十名县卒随着骑马的胡溥就从中门开出,在人群里,魏癞子赫然在列。
胡溥戎装打扮,带着县卒们穿城而过,自然惹来一众人的惊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看多了县君晏然坐堂的样子,还是第一次见这副武人做派。就是不知道谁家会要遭此厄了。
胡溥出城后,很快就和已经等候在官道上的镇将耿豪汇合,后者带了全部镇兵五百,可谓倾营出动。
汇合后,胡溥先是看了一下镇兵的武备和士气,心里暗自点头。他笑着对耿豪道:
“早就闻耿镇将是出自右军元帅部,果然是练得一手好兵。”
耿豪也不自谦,他们武人就不兴这套。行就是行,不行你说行,让你上的时候你不行就会丢命。
于是,耿豪直言:
“博陵是大县,当年末将出镇博陵,元帅专门许我带一队下来。末将就是靠着咱右军的五十人种子,以护田兵为基干,又吸纳汉军降兵。三日一练,方有这成果。以末将在疆场多年的经验,咱博陵营虽然打不过昔日的汉军主力,但对付豪强部曲,以一敌二,自不在话下。”
胡溥点头,有了这个话,心里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