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汉》

第四百四十八章 东壁(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众军随我步行入林作战。”

天德军大声唱喏,纷纷下马整备甲械,开始排成小圆阵准备入林。

这个时候,汉军的赵威犯下了一个错误,他在看到泰山军骑兵赶来,侧翼又有泰山军的步兵配合时,决定放弃这片密林。

赵威是河内温人,其家与同郡的司马家关系甚笃。其人本是河内郡吏,在卢植北上过河内的时候从军,之后就一直转战在河北。

此时赵威判断,以林中汉军目前的军力和士气很难继续坚守密林,为了防止林中这千人营被击溃俘虏,他决定向着西面林外的东壁撤退,还可与那里的友军夹击泰山军。

但赵威因为视野和级别的问题,压根没能洞悉这片密林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将之当做为一个阻碍敌军骑兵迂回的防御手段。

实际上这片密林横亘坡南坡北,换句话说,泰山军一旦占据这里,就可以利用密林的遮掩,直接对坡后的汉军进行袭扰,使之不得休息。

但赵威不解其意,只是单纯的从兵力强弱多寡的角度做出了放弃密林的决定。

就这样,马武再一次懵然地入了林,成功占据了这一处关键的交通要地。

马武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走了什么大运,先是一个马腾临阵而降,又是一个汉兵不战自退,活生生让他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右翼的初步任务。

但马武这边行动是顺利了,可苦了韩浩那边了。

韩浩与魏种所攻的两营汉兵皆是北军为骨干,幽州郡县边为补充的核心老营。

这两营营将一个叫赵韪、一个叫杨怀,皆是北军吏。二人一个出自巴西大族,一个出自荆州零陵,皆是勇将。

这杨怀也就罢了,只是有寻常之勇。但这赵韪却相当不凡,其父为巴西賨人豪帅,桓帝时期曾随汉军平定羌乱,其后以战功荫其人赵韪为童子郎,当时赵韪不过六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后其父因巴西板楯蛮之乱战死,赵韪就由国家抚养长大,事陈蕃为师。之后及冠之年,赵韪以童子郎的身份入北军,参加了之后刘宏时期几乎所有的战事。

赵韪从军后,立功不断,甚至在熹平六年的北伐鲜卑之战中,肚子中了一刀,最后硬生生被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

但这么一个汉家忠良羽林孤儿,却因为他的老师是陈蕃就被宦官们所嫉恨,从军十余年,最后还是一名曲将。等之后随卢植出征后,在鸡泽一战中,北军吏士崩散,他才有机会升迁到营将独领一营。

虽然赵韪官运蹉跎,但他却在下层吏士们群体里有着相当高的威望。无论是他的履历还是军中重英雄的传统,都让吏士们对他爱戴有加。

此时赵韪就坐在马上不断指挥着两营汉兵,另外一营的杨怀也将指挥权交给了赵韪,让他统一指挥。

赵韪头上裹着伤,那是之前在定亭一战而受伤的,但这依然不妨碍他发挥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

原先这两营汉军已经被韩浩和魏种打得节节败退了,但赵韪接过指挥权后却硬生生挡住了泰山军的连绵攻势。

要知道,对面的韩浩和魏种两部加起来,兵力几乎达到四千,是赵韪这里的两倍。

韩浩和魏种都缺乏足够的调度才能,他们往往带着尖兵猛冲一阵,然后就发现自己被汉兵给包围了,然后就只能再突围。

明明他们这里是大兵力的一方,却硬生生打成了少数派。韩浩心里的那个憋屈可想而知。

但韩浩到底是名将种子,他很快就在挫败中成长。在发现对面的灵活战术是依赖于他和魏种之间迟钝的配合后,他主动和魏舟联系,决定两军联合作战,一同绞杀敌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