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公孙越的武勋就因此人而蒙羞!
所以,即便当时公孙越手上只有百骑不到,但依旧对潘璋发动了进攻,誓要报昔日之辱。
汉军虽只有百骑,但一旦冲锋起来依然声势浩大,这就直接惊到了正在抢割夏粟的潘璋。
潘璋这会就一个犊鼻袴,踩在晒得发烫的田垄上,正一把把割着夏粟。
陡然感受地面晃动,然后就听到西北方向有马腾声急,当时就喊:
“全部转向,撤到亭内。”
说完,潘璋一把拉起一个还发愣的,大脚丫子狂甩,向着二里外的鲜虞亭狂奔!
而在亭社上的守卒也看到了远处奔来的敌骑,忙敲响了警楼上的警备钟,于是附近的泰山军纷纷丢下手中的夏粟,飞奔回亭部,准备抵御来犯之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来得及跑进亭部的。
在田垄的外围,有一队牛车,正是负责将割好的粟禾装运回亭的。因为他们距离亭部最远,车上的货物又重,很快就被燕兵给围住了。
这些牵赶牛车的只是辎重兵和附近的里民,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在少数几个拿长矛的辎重兵被射杀后,剩下的里民纷纷哀求。
他们说自己就是附近的流民,就是为了一口粟才来帮忙卖点力气的。希望燕兵们不要杀他们。
但公孙越只是回了句:
“吃泰山贼的粟还不该死吗?”
于是二十多名手无寸铁的流民被燕兵屠戮一空,首级也被他们砍下别在了马首上。
这些可都是军功,不能浪费。
而看着下面的惨剧,潘璋牙龈都咬碎了,但他还是不能下令出击。
因为此刻在鲜虞亭内的泰山军拢共就只有六十多人,根本没办法与敌野外争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潘璋也恨自己大意。
当时张旦那边已经令潘璋只管守住三河亭就行。但潘璋从附近人那听说北面鲜虞亭有大片粟田,属于常山国相自己屯垦的,到现在还没人抢收。然后潘璋就带着六十多本兵猫到这里,抢一波。
而现在呢?自己因小失大,被困在鲜虞亭了。
他自己安危是小,但要是使得后面三河亭的守御崩溃,他就百死莫赎了。
……
在鲜虞亭这边爆发了燕兵与泰山军的第一次冲突。
很快,公孙瓒的游兵就已经游弋到了三河亭一线,甚至还在不断向着后面的九门一带推进。
他们每每以五十或百人为队,以当地的土豪乡卒为向导,反复袭击泰山军的割粟小队。
不仅如此,公孙瓒还直接下令,凡是能抢割夏粟的,只要交上一半,剩下的都可以留给自己。
于是,附近里户流民欣喜若狂,发了疯的日夜抢耕夏粟。只是每每当这些人载着满当当的夏粟回去后,就会被附近的“盗贼”劫掠,抛死道边。
不仅如此,公孙瓒还利于他的分合之兵以及机动能力,在附近土豪的导引下,潜烧泰山军的屯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