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第37章 观道典道不同(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一本……

两本……

……

没多久,林北辰就看了五六本,这时,他已经微微皱起了眉头。

因为……

他发现,这些道典和之前自己所了解的一样,上面记录的都是道家的思想。

属于思想巨着,跟修炼法门毫无相关,这着实有些可惜,但似乎又可以接受,毕竟这才是现实啊。

而且这些典籍内容,之前自己在网上的时候都搜索出来,看到过,并非什么道教不外传的神秘古籍。

只能说龙虎山的这些古籍,属于拓本,比较老旧,又年代价值,但里面的内容……新世纪网络时代,啥都能查到。

但也不乏一些比较偏门的书籍,倒是之前没有阅读过,这引起了林北辰的兴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知过去多久,随着一本本道经看完,他发现这些道经上记载的内容并非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里面不少内容都很值得借鉴。

但……

却并不是借鉴在现如今他钻研的雷法上面。

至于能够借鉴在哪里?

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毕竟,自己也只是刚踏上唯我独法之路而已,对前路的认知也很模糊。

但是就是有这么一种感觉,自己或许以后会用到也说不定?

而除此之外。

他也有新的认知。

在道教悠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灵光一现而有所悟的天师并非没有,写下这些道经的天师至少都是顿悟过天机的。

例如《抱朴子》《太乙金华录》等着名道经,又如陈抟、吕洞宾等着名道家天师。

他们都曾有过神思天外的一瞬顿悟,而后便开创出了各类道教名着,启迪了后世数百上千年的道家思想变化。

而这还只是道教而言,不乏佛教等各类思想流派的名人,恐怕都有过顿悟之机,便留下了文学巨着。

可以说,这写古人是相当厉害了,仅仅一瞬顿悟,便灵门大开,留下传承后世的经典名篇。

只是……

他们跟林北辰有所区别的在于,他们顿悟天机的这个状态就只是一触即逝,短则一瞬,长则或许也不过几秒、几分钟,而后穷极一生都再追求这种状态,但却无缘第二次再顿悟。

而他们记录追求顿悟天机这种状态的书,就成了这些道典,成为了一教起源的重要思想。

唯独可惜的是,他们终究没有踏上修行之路!

“如今看来,道教真的是不存在修炼法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