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伸手一引,俨然就是一副东道主的作派,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无非就是宣示主权。
刘烨看破不说破,笑着点了点头,便抬步朝着营帐走去,其余诸侯见状也是纷纷跟上。
不过袁绍却是没有立马跟来,先是吩咐手下赶紧救治颜良文丑两位心腹爱将,接着又让人准备宴席,这才不紧不慢地进入营帐。
见刘烨并没有坐在主位上,袁绍心中一动,不过故作惊讶地邀请道:“殿下怎能坐这?来,坐主位。”
“本初兄说笑了,这主位自然是由盟主你来坐。”刘烨摆手拒绝。
“殿下此言差矣,绍才疏学浅,承蒙各位不弃,才坐上了这盟主之位。
如今殿下亲至,这盟主之位自然也该由殿下来执掌。”
他这话说得漂亮,既是试探,也是以退为进。
刘烨岂能看不出袁绍的心思。
不过他此来只为在接下来的讨董之战中分一杯羹,哪有功夫去管理诸侯联军这个烂摊子。
因此对于这个盟主之位,他还真没有什么心思。
反正他身份摆在那,是不是盟主,也不影响他在诸侯联盟中的超然地位。
于是刘烨一把扶住袁绍,淡笑道:“本初兄过谦了,你能当上盟主乃是众望所归,本王又岂能喧宾夺主。
更何况……”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与坦荡。
“何况吕布乃是本王岳丈,于情于理,本王皆应避嫌。
若是担任盟主,岂不是令天下人非议?
本王此番前来,只为略尽绵薄之力,共讨国贼。
至于这盟主之位,本初兄就不要再推辞了!”
他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点明了自己与敌方主将的尴尬关系,又表明了自己无意争权,可谓给足了袁绍面子。
而袁绍闻言,心中一块大石顿时落地,不过表面上仍是连连摆手,再三推让:“殿下此言差矣!讨董乃是为国除奸,大义所在,岂能因私废公?殿下文韬武略,天下共知……”
之后两人又相互谦让了几个回合,见刘烨态度坚决,最终,袁绍才“勉为其难”地应承下来。
随后,袁绍下令大摆宴席,为秦王刘烨接风洗尘。
一时间,帐内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
各路诸侯也是纷纷起身向刘烨敬酒,一派宾主尽欢的景象。
不知道的,还以为今晚压根没遭到袭击,而是打了个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