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胖胖想了半天,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毕竟不抓奴隶,那工作就要老百姓来。
如果也不让老百姓来的话,那这些活就要被延误。
“解放农村,入城打工!”
朱瞻圭笑着说出了8个字。
走出御案,扶着老爹坐回椅子上,朱瞻圭为其讲解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和诸位臣公们早就商量过了。”
“奴隶总有会用完的一天。”
“到时候天下已经被我们拿下,那我们又该上哪里抓奴隶。”
“就算我们这一代不缺,那以后呢,咱们后世子孙该怎么办?”
“所以我便考虑,要找一个易劳永逸的办法。”
“经过我跟众位臣公们的商量,那就将天下重农抑商思想,将其改为平衡。”
“让百姓们脱离土地,走出农村,去一个个需要劳动力的城市,打工赚钱。”
“为了让老百姓们方便出行,朝廷也会在后续将火车运开放到民用,解决百姓的出行问题。”
“并且在各地设立民用电报局,也给百姓们带来通讯上的方便。”
“这样一来,百姓们过完年外出打工,忙碌到年尾,带着一年的收获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他们的孩子,也不用他们操心,学校方面会照顾的好好的。”
“家里的土地,也可以承包租赁给其他人,或者直接租赁给当地衙门,由衙门统一租赁给他人。”
“这样他们不但能在外面赚到钱,家里的土地也不会荒废,还能带来收入。”
朱瞻圭提出的,就是前世90年代外出打工赚钱的思想。
他想让大明改革开放,加快文明的发展。
可大明太大了,他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让所有人全部富起来。
所以他想到了,解放农村入城打工的办法。
就如同他前世90年代,农村没有上城市打工之时,遍地的泥土路,甚至房子都是泥巴茅草屋。
可自打打工兴起,外来的新鲜玩意儿被带入回了农村,挣到钱的老百姓,也开始翻盖自家的院子,盖起了房子。
朱瞻圭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一个同学。
据那个同学跟他讲,他爸妈当年跟他奶奶分家的时候,就得到了几个馒头和半袋粮食。
当时家里穷的差点饿死人。
后来改革开放,可以外出打工,他爸爸出去务工,家里的日子才一点一点的好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