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捐赠的第一所小学。
现在肖勇并不差钱。
他最重要的目标,也不是金钱。
韩嘉怡说要去乡村支教,肖勇没有让他去。
可是肖勇也清楚,很多地方,的确是缺少教育资源。
而他,现在有能力去改变。
最重要的是,肖勇同样清楚一点,改变国内搏击环境,同样需要更多的人才培育办法,而不能只靠拳馆。
“学校的教练团队,一定要叮嘱好,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训练成绩。进行高压训练,先从日常的体能基础训练做起,选拨出身体素质出色,心理意志坚定,对搏击有兴趣,想要改变命运的孩子,对于这种孩子进行着重训练,普通孩子,还是要以功课为主!”
肖勇沉声说道。
他很清楚一点,他不可能大面积对孩子们进行专业训练。
说白了,打拳也是要天赋的。
不是说是个人就能打出成绩的,甚至以概率来看,能够真正打出来的拳手,比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还要少。
所以选拔是必须的。
小学其实是选拔的最好时期。
人的身体素质啊,真的是天赋大于努力。
而且后天基本改变不了。
简单来说,天赋好的人,跟一个天赋不好的人。
同时进行等量训练,那么天赋不好的人,永远追不上天赋好的人。
除非说这个天赋好的人,不训练,而天赋不好的人进行大量训练,才能完成超越。
但是职业走向,想要通过训练量去追逐天赋,基本不可能。
因为每一个职业拳手的训练量,基本都是人体极限。
逆天改命,通过技术意志弥补天赋,有没有可能?
有!但是概率啊,太低!
一千个天赋不好的孩子,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能够打出来。
乃至一万、十万个普通孩子,都只有一个能做到。
拿这一个成功的孩子去做榜样,有意义吗?
剩下那些失败孩子的人生呢?
小学生,课程较少,较为简单,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训练之后,可以很直观的从身体素质上进行天赋区分。
如果这里面,有天赋和意志都具备的孩子,那就可以重点向这个方面培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