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和常茂,也是眯着眼,咬着脸颊咬肌。
自从洪武十五年,大明开始发行大明银币之后,对于白银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大,捎带着,和倭国的贸易也更加频繁。
贸易的频繁,带来了海盗倭寇的猖獗。
其中,绝大部分倭寇,是高丽国的贵族,还有倭国各大名自己麾下的官兵假冒的,专门在海上打击大明的商船,甚至还敢打击大明的海军官船!
朱元璋是可忍孰不可忍,屡次派遣使者前去驳斥。
并且在今年,正式和倭国断交,照会倭国,将自己手下的倭寇管好,否则大明要出手教训他们。
谁知,倭国的南北两边大名,并不以为意,反而更加猖獗。
因为,自古以来,从唐朝,到元朝,都未能征服他们倭国,他们压根不怕……
忽必烈时,曾经两次组织东征日本,结果都遇到了台风,损失惨重。
当时,大元的疆域东西十万里,是武力最鼎盛的时候。
连忽必烈都无法征服日本,给了倭国人极大的信心,他们纷纷叫嚣,这是天助日本,是神风。
也因此,他们并不觉得,一个国土还不如大元的明朝,能够征服他们。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明和倭国贸易更加频繁之后,大明从倭国购买大宗货物,带回来的是白银,海产品俵物,给他们的大额货币,却是大明宝钞……
倭人觉得十分吃亏,因为大明宝钞在倭国又不能用。
他们更喜欢明朝的“吴布”,明朝的雪花盐,明朝的丝绸。
还有大明的各种瓷器。
然而倭国又缺乏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和大明照会,于是,受不了长期贸易逆差的倭国南北朝诸侯,在内部各村打出脑浆子的同时,开始将目光放在了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富裕的大明海商船上……
他们要求,结算不能用大明宝钞,要用实物兑换实物。
而高丽国也是一样。
高丽一直充当着二道贩子,蒙古人虽说败退去了漠北,但是他们对于大明的各种货物,尤其是盐巴,丝绸,茶叶,还有最近卖的特别贵重的玻璃,镜子等物品需求十分旺盛。
高丽国的两班贵族,就用从明国买来的盐巴,茶叶,丝绸,还有大明皇家琉璃厂产出来的玻璃,镜子,去跟蒙古人,去跟更北方的女真人,鲜卑人,野人,换取在大明十分珍贵的熊皮,貂皮,虎皮,人参,鹿茸等物品。
而高丽国又没有大明银币和大明宝钞等外汇储备。
于是,他们就只能先购入大量的大明银币,大明宝钞这类外汇储备。
因为赚的钱越来越多,只能多存入广量的大明宝钞,高丽国的两班贵族,富裕的都存了几千上万块大明宝钞,因为存取方便,随时能从大明海商那里换取各种物品,卖给更北方的蒙古蛮子,女真蛮子,还有野人们,换取毛皮药材。
但是问题就来了……
这个贸易十分不对等。
他们费工费力,来回倒腾当二道贩子,最后拿到手里的,全都是在高丽国无法花的大明宝钞,因为银元太多了不好存,宝钞方便。
可是,这大明宝钞,它是大明的货币呀……
于是,实体物品,如粮食,毛皮,金银,高丽人参,倭国进的漆器,俵物,全都被大明的商人们,用大明宝钞买走了。
可是,高丽国自己国内,这些东西越来越少,两班贵族持有了越来越多的大明宝钞,表面上越来越富,底层百姓越来越穷……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北元,察合台汗国,撒马尔罕国,倭国,沿海诸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