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点了点头。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皇孙殿下,还有件事……”
“太子殿下将继妃吕氏带入宫中的吕氏老人,无论宫女,内侍,御厨,全都遣散赶走,我听太子殿下言语,会让朱允炆搬出宫去,住在皇城,接受儒臣教诲,不再居于东宫。”
朱雄英哦了一声。
“太子妃有何反应?”
李景隆又和常茂对视一眼。
他小声道:“太子妃并无任何反应,只说想为朱允炆殿下遍请大儒名师。”
朱雄英撇了撇嘴,眼神闪烁,抿了一口枸杞水,道:“好事呀,不仅要给允炆请大儒,还要教他知军事。”
“别说允炆,我也要悉心接受当世大儒教授的。”
“啊?”
李景隆,常茂大吃一惊。
就连郑和与周宽也都是瞪大了眼眸。
朱雄英咧嘴露出洁白牙齿:“不过,不是在现在,起码也得等我十岁之后,太早上学可不好,我还小……”
朱雄英眸子闪烁。
“还有两年,再给我两年……”
……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
一晃,两年时间匆匆而过。
洪武十七年,五月。
黄渤海,狗爬礁。
此处地理十分险要,距离高丽国不远,常有倭寇侵扰。
大明在此岛礁,驻扎有一旗卫所军士,只有六十人,平日里在岛礁上屯田耕种,放羊种菜,拱卫海疆。
一个身材修长健硕,眉目俊秀的兵士,正在灶台前烧火做饭,一边做饭,一边对身边明显是护卫他的卫兵谈笑:“铁铉,你说我大侄子即将封王了,他会被封什么王?”
那卫兵,正是太学生,奉大明军部命令,前来大明边军卫所实习的铁铉。
如今,铁铉已经成长为一个壮硕沉凝的军汉,他身材魁梧健硕,眸子明亮,听到面前那眉目俊秀兵士所说,铁铉一丝不苟地道:“鲁王殿下,学生不知。”
正在做饭的兵士,正是大明鲁王殿下,朱檀。
如今已经十四岁的他,还有一年就要就藩,朱元璋命他前往凤阳祭祖,体察民情之后,前来齐鲁之地,寻了一个最艰苦的卫所驻扎,体察士卒不易。
朱檀撇嘴不满道:“你们这些太学的学生,怎么个个这般死板。”
他眼中带着笑,哈哈笑道:“不过,说起来,我那大侄子连饭菜都不会做吧。”
“咱就不一样了,咱如今不仅成了这狗爬礁的伙头兵伍长,做的饭菜,每次巡逻路过的海军士卒,个个都是赞不绝口!”
铁铉瞧了他一眼,心说,那还不是因为登州水师那些海军士卒,知道你是个应天来的大明勋贵,害怕得罪你,所以可劲夸,你做的那个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