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段时间,将雄英你写的那些书都看了看,又有了很多明悟,我大明如今武功并不差,差在内政上,你之前寻思,一五计划搞民生,清整吏治,其实算的少了些,皇爷爷估算了一下,我大明要想培养一批新的太学生员,国子监生员,将各项政策推到乡下去,从地主乡绅手里夺回话语权,起码需要十年!”
朱雄英一愣。
不得不佩服皇爷爷朱元璋。
因为前世的大明,就是花了足足十年,培养各种太学生,国子监诸生,还有科举人员,重新勘量土地,将政策推行到了乡下。
可惜前世,朱允炆上台后,被文官一阵忽悠,取缔了许多朱元璋定下的政策,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政策再也无法下到基层,而且监管手段,派到各地的锦衣卫检校,督察员,各地藩王的监管地方官的职权统统收回,天子成了瞎子,只能看到眼前。
而且,那时候的天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各地地方官高尚的道德品质上,祈祷他们会奉公守法守纪律,不会贪吞大明的税收和金银。
这就像是把一块儿肉放在狗面前,却告诫狗不能偷吃,但是这块儿肉实际上是主人的,跟狗没有一毛钱关系……
大明收的粮食和租子,又不是他地方官的,贪墨的财货,那才是自己的呀。
如果没有了监管,朱明皇室就是瞎子盲人,到了堡宗出国留学,打没了大明三代积攒下的几十万老卒底子,这下大明皇室就彻底被砍断了手脚,又聋又哑而且还手脚寸断。
文官们想在皇帝身上割肉就割肉,想拉屎撒尿就屙屎屙尿。
“皇爷爷,您算的挺准,如今我大明皇家银行在各地普及的如何了?”
朱雄英问道。
朱元璋喝着奶茶,淡笑道:“如今大明皇家银行,一次卖出国债券一千一百万两,这些银子用来给山西移民,两广,江西移民都够了,东莞伯何真在广东协助赵庸,招降了土豪富户一万多户,足有七万多人,这批人既可以移民广西,也可以移民湖广四川。”
“各地收到的存储金银,也有四百多万两,不太多,主要是那些商户富户,因为咱们强行卖国债,产生了抵触心理。”
朱雄英撇嘴道:“这是正常,只要咱们将大明银币的铸造牢牢抓在手里,等回头收了辽东,再去倭国打下倭国那石见银山和其他几处银矿,咱大明不会缺金银的,而且北元,撒马尔罕等地方,也多有铜矿银矿,这些地方历来是我中华故土,理应收回!”
朱元璋点点头。
“对了,科举即将开考,你有何想法?”
朱雄英脑袋摇动成了拨浪鼓。
“没有想法。”
“没有意见。”
“没有建议。”
朱元璋不由莞尔。
“怎么,现如今忽然就没有想法了?”
“咱知道你心思,你是害怕那帮文官惦记你,因为你不尊儒学,不学儒家经典,已经有不少老臣有意见,不过咱都以你年岁尚小搪塞回去了。”
“不是的皇爷爷。”朱雄英撇着嘴笑道:“咱不是怕这个,只要您和爹,还有我们大明后辈天子,按照我留下的《皇明政纲百年大计》走,完成几个五年计划,我大明绝不会落后于人,”
“如今,太学和大明皇家学院,实际上在并行,勋贵和皇族,与庶民良家子同学,他们学的东西,和儒家经义完全不同,只要在读书人中种下一颗种子,他们迟早会变成参天大树,故而孙儿一点都不担心。”
“而且,儒家学说,也并非完全不可用。”
“就比如说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纲常伦理,乍一看颇为束缚,但的确对如今这个时代有益,便于统治,我大明建国十五载,处处都要花钱打仗,老百姓还不能启民智,一旦给他们启民智太多,孙儿担心又有人揭竿而起,搞得烽火狼烟。”
“哈哈哈哈,说的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