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234章 第一届招生(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只要是渝州官府能够想到的,基本就没有落下的。

甚至还配备了一个高质量的校医团队,从渝州医科大学抽调去的。

这也让周易有了萌生办一个渝高院医学部的想法。

到了晚上时间,

五十个考研学生纷纷查看自己有没有被录取,

在渝高院逛了一天,他们已经心生向往。

环境适宜,宿舍环境适宜而且食堂有全国各地不同的口味,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被录取,将会每年提供3-4万左右的奖学金,

用渝州官府的话来说,南科大能够提供的条件,我们渝高院也能提供。

3-4万的奖学金不仅可以支付学费、住宿费,还能节约二万多当做一年生活费。

加上渝高院的饭菜不是很贵,所以钱财算是比较充裕的。

而且渝高院附近没啥娱乐场所,想要大额消费,也是十分的困难。

只能让自己每天吃得比较好。

至于博士生则是会更多。

因为博士生的年龄基本都25岁往上了,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年龄,面临着结婚生子且没有收入的时期,所以补贴会给得更多。

为的就是让他们心无旁骛的学习。

不过国内其余的博士生,那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在读的大部分博士,往往都比较穷。

面临着女友分手,家里催婚没钱等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报考渝高院的这些学生从千军万马之中杀了出来,确实比较优秀。

培养得当,这批硕士或者博士之中,未来可能会留任渝高院。

其余不能留任的,也能在其余高校混到一个不错的教职岗位,

又或者转向人工智能方向。

不多时,张家辉等一众考生开始查看起了自己的成绩,有没有被拟录取。

一般来说,研究生只要收到了拟录取这个通知,

只要不是因为身体与ZZ原因,都能够被录取。

除非搞出个什么违背社会风俗的事情。

当张家辉在手机上看到自己被录取的时候,在寝室十分激动。

只要进入了拟录取名单,就可以开始联系渝高院的各个数学老师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