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书库

久久书库>知难 > 7078(第16页)

7078(第16页)

你还好吗?

她摇了摇头,仍旧觉得不合适,思索后又一次删掉。

最后,她憋了半天,只发出去一个符号:?

凌晨三点半,她收到了李北辰的回信,简短五个字:知难,对不起。

她没有等到李北辰的解释,她的相信有些可笑地换来了这样一条信息。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次日在接受采访时,文诗对着台下一众记者,端庄大方地回应道:“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吧?男未婚女未嫁的,大家不要老关注这些私生活的事情了,拜托多多关注我的新专辑吧,里面很多歌都是李北辰参与创作和制作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我们,通过我们的音乐来了解不是更好吗?”

这一段回应直接为两个人的关系盖棺定论,一个向来对绯闻回应只有“绝对不可能”,“只是同事关系”的女明星,第一次开了这样模棱两可的口子。

接下来,有人扒出文诗去高中校园私会李北辰,文诗和李北辰一起离开可能音乐,文诗被可能音乐榨干价值李北辰贴心陪伴,还有他们在大学时一起参加表演的录像,他在后面弹奏着钢琴,她在前面认真的歌唱。

舆论声中祝福的也有,替文诗遗憾的也不少,各种各样的新闻此起彼伏,但不变的都是文诗和李北辰做实的男女朋友身份。

“那你算什么?”当曲子格替她委屈,生气地问出这句话时,李知难被问住了。

她算什么?

这个夏天太短了,她还没有找到答案,就迎来了结尾。

她那日狠下心,曾给李北辰发过一条信息:我只信你说的,你只相信你。

然而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掀起任何回音。

少年的热烈就像是流星,绚烂也短暂,夏天就这样结束了,匆忙地结束了。

九月开学,新的一批学生入校。

学期前动员会上,李知难接受着陈校长的夸奖,她之前带的非实验班能考出十人985十人一本的好成绩,着实给学校的脸上添了光彩。

“恭喜啊李老师。”大家纷纷祝贺,但对于这样的夸奖,李知难并没有多开心,反倒是结束之后方才长舒了口气。

“怎么,兴致不高?”孙书维私下问道:“是不是嫌弃老陈嘴把式,光夸不给钱?哎,不赖老陈,政策变了,之前能按照升学率给奖金,现在不好搞,但是你放心,曲线救国还是有办法的,老陈自己也知道不能光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正琢磨奖项奖金的,你跑不了。”

“不是这个。”李知难摆了摆手,“你最近有没有尤汐涵的消息?”

孙书维愣了一下,回道:“听说她父母送她去寄宿学校复读了。”

李知难也得知了同样的信息,摇头答:“我知道她这次成绩不理想,但是她父母的方法太武断了,如果这样适得其反,反而会耽误了她。她原本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太可惜了。”

孙书维看她要管闲事的样子,警告道:“父母是第一责任人,我跟你强调过很多遍了啊。小细节上你胡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原则上你可不能歪。”

“我就是觉得应该和她父母谈谈。”

孙书维摇头:“怎么谈?让她父母不上班了,专门陪在她身边?且不说这可行性,就算是真这么做了,如果父母逼得紧,那更会适得其反。”

“送寄宿学校复读,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吗?”她不解问道。

“至少是他们家得出结论后,选择的最好办法。”孙书维答,“这人的家庭背景,是生来就定好的。你也不会要求富二代的小孩和工二代的小孩在经济背景上平等,所以她父母的思想有局限性,这也是她与生俱来需要接受的。毕业了的学生,你如果过度干涉,那就是骚扰了。知难,你心里有点数啊。”

李知难点头,没再多言。

教师节恰逢周末,她专程去恩师吴老师家看望,虽然每年都会去,但往常她尽量挑些平常日子,不想让这份师恩显得太过功利,这次心里带着疑问,所以时间点也有些巧合了。

吴老师已经八十多岁,好在退休后生活清净无忧,看起来仍旧精神矍铄。

例行的寒暄问候后,李知难开诚布公道:“我这次来其实是有问题想问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