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太用得上了!正愁没大车呢!”
苏绒向来在接受帮助这事儿上厚脸皮,千恩万谢地把李木匠送走了,车留下了,东西就开始往板车上装。
宋明等人也纷纷跳了上去,待众人都坐好,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李木匠这辆平日拉木料的板车虽然结实,但毕竟不是载人的大车。
宋明、小胖儿、吴娘子、明珠、小阿禾、小未央……
再加上王嫂和堆得冒尖的粮袋、布匹、被褥、药材包袱,板车被压得吱呀作响,轮子深深陷进门口刚积起的雪里,车轮直接就罢工了。
“太重了!”宋明跳下车,看着几乎要被压垮的车辕,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车拉不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雪又厚,根本走不
动!”
众人面面相觑,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
雪深难行,就这样强行出发的话,只怕半路就要散架!
苏绒的目光迅速扫过众人和堆积的物资,又落在板车上,心念电转。
“宋明哥,你带着小胖儿、吴娘子和未央先去。”
“你们四个加上这些要紧的东西,车应该能拉动。到了长陵,立刻找地方支锅熬粥、分发御寒衣物,救人要紧!”
“那你呢?还有明珠和王嫂她们?”
宋明急道。
“剩下的人留下帮我。”
苏绒果断道,目光转向脸色依旧苍白如纸的王嫂。
“王嫂这样子也经不起路上颠簸,必须留下静养。而且猫馆不能空着。”
“这里是大家伙儿在京城的一个落脚点,消息也灵通。后续若有其他长陵乡亲逃出来,或者朝廷的救援到了需要人手接应,总得有个地方能收留、能周转。”
“明珠管着布匹针线,正好继续赶制些御寒的衣物鞋袜,等路好走了再送过去。我留下照看王嫂,守着铺子,也能随时打探消息,想办法再筹措些东西。”
宋明想了想觉得有理,可就在众人准备再次推动板车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却在大门口响起。
“算我一个。”
是张不容不知何时斜倚在门框上。
张大才子依旧穿着那身青布长衫,肩上落了一层薄雪,手里还捏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折扇,被他无意识地敲着掌心。
他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但那双总是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眼睛,此刻却沉静地落在苏绒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认真。
馆内忙乱,竟无人注意到他何时到的。
“张先生?您不必……”
“我说,我去。”
张不容打断苏绒的话,这位前孝廉站直了身体,目光扫过车上堆积的物资和准备推车的宋明等人,最后又落回少女脸上。
“那次你去救明珠,是我留守猫馆。”
“开张那日你晕过去,我在国子监,也不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