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绒正擦着柜台的手停了下来,抬眼对上他那双写满好奇的狐狸眼。
少女嘴角忽地向上弯起一个俏皮的弧度,杏眼眨了眨,里面漾开一点神秘兮兮的光。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一到时候,也就到了正日子。
初五的清晨,天光刚透亮,门前的青石板路上还沾着点湿漉漉的露水气儿。
苏绒早早地就起了身,推开支摘窗,一股带着凉意的晨风便卷着街市上隐隐传来的喧闹声涌了进来。
利落地梳洗完毕,换上那身干净利落的鹅黄裙子,乌发用木簪松松挽起。
少女站在三楼窗边,目光扫过楼下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一个期待的弧度。
时候差不多了。
苏绒深吸了一口清冽如泉的晨气,转身快步下楼。
楼下的大门已经被小胖儿打开,清晨微凉的风裹着街市上喧闹的声响和食物的香气,汇成一股热腾腾的声浪,直扑进猫馆的门楣。
金灿灿的晨光照亮了门内光洁的地板,也照亮了门外——
吴班主正领着他那一班精神抖擞的孩子们,推着几辆满载家伙什儿的板车,热热闹闹地候在门口。
吴小机灵站在最前面,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得像两颗小星星,正踮着脚往里张望。
苏绒连忙招呼小厮们帮忙往里搬那些叮当作响的锣鼓家什和卷得整整齐齐的彩旗。
一时间,猫馆门口人声鼎沸,车轮碌碌,夹杂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热闹得像开了锅的滚水。
这喧腾的动静自然也引得一楼的食客们纷纷侧目,好奇地朝门口张望。
宋明包子铺前,一个正捧着肉包啃得满嘴油光的熟客,闻声探出头去张望,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嚷嚷。
“哟!这是闹哪出啊?大清早的,搬山呢?”
旁边另一个端着豆浆碗的老汉,伸长脖子瞅了瞅门口那堆家伙什,花白的眉毛挑了挑。
“瞧着像是杂耍班子的家伙什儿!苏小掌柜这是要请人来唱大戏?”
唐老爹米糕摊前,几个等着买甜糕的小娃娃可不管什么唱戏不唱戏,他们眼尖,一眼就瞅见了那卷得花花绿绿的彩旗和亮闪闪的铜锣,小眼睛瞬间就亮了。
“娘!快看!有旗子!还有大锣!”
“是不是要变戏法啦?”
苏绒也不藏私,如实说了,听说下午有杂耍表演,一个个也很捧场地早早就掏钱占好了位置。
时间很快到了午后。
三楼楼梯上,少女和吴班主对过了节目单,刚交代完,一转头便揪住了和小机灵咬耳朵的小未央。
“外面位置坐了多少?”
“回掌柜,大堂都坐满啦!连栏杆边都挤着人呢!”
苏绒没想到初次杂耍就能有如此盛况,闻言不由得杏眼微睁,眼底掠过一丝惊讶,随即被明亮的笑意取代。
殊不知,宸京城里的百姓们,苦无娱乐可谓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