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昌见他伤心起来,不由得叹息一声:“老夫曾经想要将老夫的侄女许配给你的,可惜,当时你那位章小姐已经传来婚讯……实在是可惜啊。”
吴疑想到了自己倘若和何彦昌一家结亲,那美好的光景,便不由得倍感凄凉。
“这世间诸多事情,都是因果循环,不必执着——年轻时天天说着圣人言,到这把年纪却反而觉得释家说得四大皆空有些道理。”
何彦昌说着,坐回自己的位置:“咱们说到底和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区别,许多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今要紧的是你将学堂办起来,只有你能办起来,这次虽然有些坎坷,但是还是你的功劳。有了这些功劳,这两年举荐个官职也不算难。”
提起学堂的事情,吴疑越发惶恐不安,他拽着何彦昌,语气透着哀求:“何老爷,我也知道眼下能够把学堂办起来是最要紧的,可是如今已经没有钱了——您之前说起要资助一笔善款,这时候正是需要的当口,还请您将钱借给在下。”
提起钱的事情,何彦昌忽然短暂地笑了一声,身体也坐得端正些:“啊呀,吴举人,这就是你不知变通了。”
吴疑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老者。
“老夫出这一笔钱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从今往后,难不成每一笔钱都要老夫来出吗?倘若有一日老夫不在了,后来者未必也会像老夫这般大方,到时候,你又当如何是好呢?”
吴疑被问得愣住,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这……”
何彦昌拍了拍他的手背,若有所指地说道:“靠我们帮助,能得几时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学堂是为谁建的,谁就该掏出钱来。不是这个道理吗?”
“为谁建的?”吴疑忽然一愣,随即摇头,“可是我那帮乡亲,怎么可能为了这个学堂掏钱呢?他们身上才有多少钱?”
何彦昌讳莫如深地摆摆手:“这你就不懂啦,老百姓是最有钱的,我们这些才是穷苦人,是只能靠吃老本过活的。你要是能从他们手里把钱薅下来,那还需要我们吗?到后面大家自觉交点,这个学堂不就办起来了。”
吴疑想了想,似乎也得了趣,不由得笑了起来,不过许久,他又疑惑起来:“可是何老爷,我要怎么才能让那些人把钱掏出来呢?您可没跟他们接触过,那一个个看着钱袋子都跟看命似的,就是杀了他们也不一定从指缝里面漏出点钱来。”
“这就是你年轻了,还不知道怎么和贩夫走卒打交道。”何彦昌笑了起来,示意吴疑附耳过去,“这样,我先借你五百两,你拿着这笔钱去村里,然后……”
吴疑听着,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
第二天,大槐树村人发现,许久不曾动工的学堂再一次动工了,这次来的居然是镇上有名的工匠,他们正在给学堂量尺寸,准备打制一套崭新的桌椅。
吴疑正在旁边嘱咐着人打扫卫生,他今天穿着十分得体考究,看起来意气风发,似乎前些天的不愉快都一扫而空。把事情安排好之后,他看着远远凑热闹的村民们:“这几天等一等,就可以准备开学了!都让那些小皮猴准备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