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策略上找到致胜的契机,首要条件就是要有策略施展的余地。
一个是观察后方车阵的窗口。
另一个则是需要判断什么时候才是半雨胎的优势期,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考虑跳过半雨胎的选项,直接等赛道变干的节点考虑黄胎或白胎一跑到底。
干湿变化的节点非常关键,摩纳哥因为正赛速度起不来,对轮胎负荷的压力其实并不算大。
更何况塞纳和里卡多当年都能在卡档的情况下捍卫住自己P1的位置,可见即便轮胎的磨损不容乐观,只要不爆胎对正赛的影响程度其实也不会太大。
哪怕对于前排争冠集团的赛车来说也是如此。
毕竟源源不断的套圈慢车也是摩纳哥大奖赛不得不品尝的一环。
本周一次正常的进站耗时在19。5秒左右,这是相对比较理想的的情况,但考虑到雨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换胎工序的难度,保险起见还是将进站总耗时按照21-22秒算才比较保险。
当然去年摩纳哥给博塔斯弄出的1。8天换胎这种极限状况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像这种时候策略组的重心就真的只能放在束龙一人身上,维斯塔潘那边最多只能跟着喝一口汤,能提升位置就提,提升不了至少也不会损失什么。
而窗口这种东西。
别看排位赛阶段光是为了帮车手找到可以放手推进的赛道空档,就已经足矣让现场和红牛总部规模庞大的策略组抠破头皮,但到了正赛里这样的窗口反而并不是特别难以计算。
火星集团速度够快,可以迅速拉开与后方地球组之间的差距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当本就性能不算特别有优势的赛车不断冲刷在海量的脏空气影响之下,想要如束龙这般在紧紧咬住住前车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撕扯进攻空间可不是什么特别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这会儿赛道表面依旧非常湿滑,几乎所有人都只能枯燥巡航基本全程都做不了更多事情,无所事事的车手们不断向车队抱怨反馈赛车的抓地力不足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跟不住车其实是常态。
仅仅到了比赛的第10圈,场上就已经出现了3个非进站换胎形成的车流断层。
一个是奥康与汉密尔顿之间超过14秒的间隔,一个是诺里斯与维斯塔潘之间同样也是接近13秒的海量差距,还有一个则是阿尔本被横插进来的赛恩斯影响之后逐渐被拉开的6秒空窗。
奥康与汉密尔顿之间的窗口距离红牛太远,自然也不在红牛策略组考虑的范围之内,那么诺里斯和维斯塔潘之间的这段空窗期必然就会成为本场比赛红牛与法拉利之间博弈的重点。
诺里斯在昨天的排位赛中神勇发挥,依靠一圈运气不错的干净飞行圈将迈凯伦的最高发车顺位抬到了P5的位置,这会儿还无形中发挥了一波阻断后方车流的关键性作用。
现在场上的局势,大致就是勒克莱尔领跑,束龙始终咬在0。4-0。7秒的位置寻求机会,而维斯塔潘则是远远吊在束龙后方3。5秒左右保护轮胎。
摩纳哥的排位赛结果就是这么重要,哪怕是以维斯塔潘在赛车里的那副暴脾气,这会儿也心知肚明车队绝不会有在策略上偏袒他的意思。
束龙可以不在乎胎耗步步紧逼,但这一场维斯塔潘想要实现位置上的提升就只能靠自己,看能不能通过留在赛道上更长时间来尝试overcut。
几人的秒差稍微一加,就知道距离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已经不远了。
但现在就有那么一个问题,能成为束龙进站窗口的空档,自然也能够成为勒克莱尔的空档。
甚至因为勒克莱尔这一场比赛拥有位置领先的优势,是否提前结束第一轮stint的主动权更多还是偏向了法拉利那边,红牛想要打一个出其不意就只能选择去冒更大的风险。
否则一旦被诺里斯反过来卡住,那么整场比赛或许都将会前功尽弃。
束龙之所以咬得这么紧,除了他对自己在脏空气下的控车有着绝对的自信之外,主要也就是为了不让勒克莱尔在策略上的主动权进一步扩大,顺便看看能不能将前车多逼出些受迫性失误出来。
那就再看看后方半雨胎集团的表现情况吧。
毕竟这才是帮助策略组判断是否需要用半雨胎过渡的决定性因素,不然战略性放弃半雨胎直接等干胎时机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加斯利、斯特罗尔和佩雷斯第一轮进站更换半雨胎之后,同样还有不少中下游车队选择跟进了相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