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逊醒来,赶紧求救,“姐姐救我。”
邱月闻声过来,福身,“爹,二郎还小呢!”
“这个惫懒的家伙。”邱晟气吁吁的指着二儿子,“多少人毁在了自作聪明上。今日糊弄我,明日糊弄上官,直至身败名裂。”
邱月察觉到父亲情绪不对,“爹,可是有事?”
邱晟坐下,揉揉额角,“最近外面闹哄哄的,许多人让我出来讲几句。”
“爹,此事不可出头。”邱月说。
“你也知晓此事?”邱晟问。
呃!
都是那个唐青啊!
自从上次被唐青救了之后,邱月就令人去打探了一番这厮的消息,得知他卷入了文武大战,也有些担心。
“爹,我时常去外面寻书,那些地方往来的都是文人,文人喜议政,我听了不少。”邱月面不红,耳不赤。
当年邱晟断了科举出仕的念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渐渐声名鹊起。可大儒也得吃饭不是,邱晟便在家开了私塾,收些弟子,靠着每年的束脩,加上家中的田地,日子过的颇为滋润。
邱月从小跟着父亲耳闻目染,偶尔作诗或是解读文章,令邱晟觉得比自己的弟子更为出色,不禁讶然。
邱晟爱女,便亲自教导,到后来,邱晟发现女儿的学问比自己的弟子都出色。遗憾女儿不是儿子之余,便让邱月代替他为弟子们批阅课业。
学生们的课业批改,以及食堂都是邱月一手操办。
“莫要太辛苦。”邱晟说:“你每日还得管着厨房,想寻书让他们去就是了。或是我这里为你去寻。”
若是往日邱月便答应了,今日不知怎地,说:“爹,你常说读书是乐趣,可你不知,寻书也是乐趣。千辛万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那种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也是。”邱晟点头,“对了,上次救你的那人你可还有印象?”
邱月摇头,“当时我还问他姓名,谁知那人说……相逢何必曾相识。”
可脑海中却回响起唐青当时的话:邱小娘子,幸会。
“高风亮节,可惜了那么好的年轻人。”邱晟有些遗憾,这时有仆役进来,“老爷,马先生求见。”
邱晟笑道:“老马最近盯着西城兵马司,想扳回面子,罢了,我这便去。”
他起身,见女儿神色不对,“月儿?”
邱月抬头,“爹,可是冯华一案?”
这案子轰动京师,妇孺皆知,邱晟点头,邱月说:“爹你教导我们为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冯华是读书人,他谋逆令士林颜面无光,马先生他们想通过攻讦西城兵马司来挽回颜面,爹,这可是君子所为?”
马先生是邱晟老友,今日带着众人嘱托来访,来之前他自信满满,说定然会让邱晟发声。
他正在前院等候,看着颇为洒脱。
晚些,一个仆役过来,“见过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