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宋星翰召来心腹参将邵烈和宋子尧,和他们说他的决定。他对邵烈说:
「此信,不急着回。先探探皇城的风向,若局势对太子不利或是有人对我下手,……你便将这信暗送御前。」他将太子手书递给邵烈。他是与宋星翰过命交情的兄弟,对他是绝对的忠诚。
宋子尧闻言大惊:「父亲,这……」
宋星翰冷冷一笑,眼神锐利:
「兵者,国之大事。立谁为君,与本侯何干?但若能借此除去东宫,换来新的圣主,岂不是更好?虽说当年镇岭城一役被冤通敌,宋府上下差一点万劫不復,是太子及时拿到证据救了我们,但是这几年太子的所做所为,若是日后上位,对国家及百姓都不是好事。子尧,虽然我们受于太子恩情,但是保护黎民百姓也是我们的责任。太子此番无故要起事,我们也只能稍做配合,等到真的要和圣上对战,我们再伺机而动吧!」
「父亲说的是。」宋子尧虽是大将军之子,但却是一副翩翩公子模样,叫人一看,便知道他是位饱读诗书的贵公子。
「邵烈,你从明晚就带信暗自离营,潜伏起来。子尧,将我的这份手书明日一早拿给楼玥。」
宋子尧拿到信后同邵烈一同退出营帐,各回自已的休息处,独留宋星翰一人和一盏烛光,直至天明。
同样夜不能寐的还有一人。
楼玥坐在桌前思考,是否要多做打算。她清楚地看见了——镇北侯宋星翰在看信时那一瞬的迟疑与冷笑,「太子殿下……侯爷未必真心助你啊。」
想到东宫中太子孤立无援的模样,楼玥心口一阵刺痛,双手死死捏紧被角,指节泛白。
五日前的太子被皇帝禁在东宫,不知现在如何了。
楼玥以为来到西淮军这里,自己能为太子带来的是一线生机,却不知这个能决定成败的人,是不是能在紧要关头,帮上太子一把。
简单用
完早膳后,宋子尧来到楼玥的军帐,将宋星翰的手书交给她。
看完信后,楼玥脸色难看,怒气渐露,她质问宋子尧:「宋公子,大将军此话何意?为何只愿派出一万铁骑?」
「楼姑娘,西淮军只有五万人,最近边防换营,若是我西淮军全倾而出,军营内不就都没人了?太子殿下选的时机不对,我们也很难为,只能派出精锐,叁日后出发。就请楼姑娘速速将此信送回,让太子好做安排。在下军医处还有要事,先行告退了。有缺什么东西,向门口守卫开口讨要即可。」宋子尧未和楼玥多说,便退出军帐。
楼玥心中不安越发巨大,她心急如焚,突然想到军中或许有一棋子能用。
楼玥心里着急,好不容易等到终于入夜,楼玥悄然披上斗篷,走出营帐。
她穿梭在营帐之间,在黑暗中看到了要找的那个人…镇北侯的副将韩棠。
这人素有野心,心底早已对宋星翰心怀不满。
楼玥寻机塞了一张纸条给他,让他午夜与她在后林一叙。
深山后林夜半常有野兽出没,楼玥持短剑在林中等待韩棠,她四处张望,也怕来了不该来的人。不久后,楼玥见韩棠孤身前来,她收起短剑,走到他身前,低声道:「韩将军,可愿为太子立功立名?」
韩棠眼神一沉:「姑娘此话,何意?」
楼玥将太子信中讯息告诉他,接着压低声音问道:
「若侯爷迟疑不决,错失良机,韩将军可率先应召?太子殿下日后登基,必不会忘却今日之义,您可是又有从龙之功的。」
韩棠神色震动,额头渗出冷汗:「这……是要我擅动兵马,违背侯爷之令?」
楼玥冷冷盯着他,声音带着几分狠决:
「时不我待!你若成功,日后可为封侯拜将;你若错过这次机会,事后必与侯爷一同被太子清算!难道你,不愿封侯拜将吗?一辈子就当他宋星翰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