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吵闹压根影响不到晏宁。
眼不见心不烦,他更是物理防御,完全听不见。
他换好拖鞋,去洗了个手就径直走向摆在客厅角落的单人床。
三室两厅住五口人没什么不够的。
正常分配的话夫妇俩住一间,两个男孩子住一间,周梦子身为女生单独一间,客厅靠外的阳台改成门头卖烟酒补贴家用,空间安排很合理。
可周启航幺蛾子多,非要自己睡一间。
还无理取闹说晏宁太吵会打扰他睡觉,早上起不来,上学没精神。
夫妇俩拗不过儿子,
也担心他本就一般的成绩真的因此下降,
于是就在店面那边用货架和装酒的箱子搭了个简陋的小房间。
这套房子是晏宁外婆留给晏宁的,于情于理晏宁都得有房间住。
所以最初是周梦子被安排睡客厅。
睡在客厅必然诸多不便,客厅里有人走动的时候会很吵是其次,关键是和客厅唯一的格挡只有一张帘子,隐私性很差。
晏宁觉得不行,把房间让给了周梦子。
反正他听不见,不用担心会被吵的问题,只要换衣服的时候注意一些把帘子拉好就可以,没什么不方便。
舅舅一家愿意远道而来照顾他已经很不错了,这些年也没亏待他。
就算睡客厅也至少有个家。
比起福利院,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晏宁一直以来都这么想,所以从来没有任何负面情绪。
他回到自己的小窝,拖出行李箱收拾一会儿出去摆摊要带的东西。
他们这些特殊群体,年纪小的时候可以得到社会以及福利机构比较多的扶持和照顾,随着年纪增长就得培养和提升自力更生的技能,把资源让给那些无法自理,必须依赖他人才能生存的人。
所以福利机构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diy制品兴趣班非常多。
从初级的串珠、橡皮章、十字绣……
再到中阶的钩织、羊毛毡、布艺、软陶等等,基本只要想学就有人教。
再高级一点的陶艺,木工这类,时不时也会有志愿者来做公益性质的授课。
晏宁带到步行街卖的diy手工艺品一部分是自己做的,另一部分是diy兴趣班同学们产出的优秀作品。
所以他才需要每天花时间算账。
赚来的钱他自己的那份自己存着,兴趣班的就拿回机构用于个人奖励发放、购买新的耗材。
由于住的地方只是临时隔起来的区域,晏宁能活动的空间很小。
好在单人床侧靠的货架后是洞洞板,只要安上挂钩就可以用来做收纳。晏宁制作的那些还没拿出去卖的diy成品基本都挂在这里,摆满了五颜六色又毛茸茸的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