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人翘首以盼停战之际,噩耗传来
。
美军派出上百架飞机进攻高地要塞,不计代价狂轰乱炸,该要塞志愿军无一生还。
林奶奶翻来覆去两晚上没睡好,闭上眼就做噩梦。
第三天吃过晚饭,她回房间拿出一张存折:“这存折刚好到期,本金一亿,利息2880万,我想着连本带息都捐了。咱家不缺这笔钱,国家财政困难,缺钱买飞机大炮。”
林桑榆汗颜,自己觉悟不如老太太。
六月,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捐献武器支援志愿军的号召,明确捐献8亿元算作高射炮一门,15亿元算战斗机一架,25亿元算坦克一辆,武器可以由捐献单位命名。
工厂学校街道社会各界纷纷积极响应。
一位著名戏剧大师捐了一架战斗机。
求是高中的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带头捐了五百万新币,差不多他三个月的工资。一位家里经商的学生豪捐二千万新币。
全校师生上千,学生家境优越者众多,总捐款离战斗机还有点距离,倒是够买一门高射炮,命名为求是炮,还上了报纸。
林桑榆有六百来万私房钱,林奶奶和林泽兰出于补偿心理,给零用钱很大方,生日考试过年都有大红包。
在学校随大流捐了五十万,去银行捐了五百万。
没想到老太太出手更阔绰。
林桑榆连忙点头表示支持:“这笔钱捐出去对我们家生活没影响。”
只要不故意挥霍,剩下存款的利息都够他们把日子过得很好。
林梧桐也附和:“说白了,这笔钱都是国家给的利息,换个方式还给国家。”
林松柏便道:“送小妹去北平上学的时候,我们从海城绕一绕,把存在我名下那笔钱汇回来,家里就又有钱花了。”
林奶奶舒心地笑起来,就知道孩子们会同意。虽然是苦着长大,但都不是把钱看得特别重的人:“那我找个时间去银行捐了。”
林松柏:“后天我休息,我陪您去银行。”
林奶奶道好,晚上总算是睡踏实了,不再梦见血肉模糊的女儿孙子。
隔天祖孙俩去银行,以林泽兰和林枫杨的名义把钱捐出去。
转眼到了八月中旬,高考来临。
文理不分家的结果就是要考八门:政治常识、国文、外国文(西南英文,东北俄文)、中外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文体生加考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
从又热又闷的考场里出来,林桑榆觉得自己人都轻了一斤,天知道她一边答题一边得小心汗水晕染字迹有多糟心。
把高考改到六月初的人,配享太庙。
随着人流走到校门口,发现林梧桐又在树荫下等着,无奈又感动,跟她说了别来,她还是天天来,这年头根本不流行陪考。
林梧桐赶紧迎上去,一边给她扇扇子一边递冰汽水:“看把你热的,头发都湿了。”
林桑榆灌了一口汽水续命:“只是头发湿了算运气好,我们考场有个人中暑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