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不上来的情绪萦绕在心头,林家蒸蒸日上,而自己却陷在泥沼里不得脱身。一想起瘫痪的父母,不懂事的弟弟妹妹,窒息感再次扑面而来。
眼前朝气蓬勃的入朝新兵,让梁曼琳不由自主想起上辈子的严锋,他就是在朝鲜立功,连升三级。
她当年见到的严锋,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与眼前颓然的模样判若两人。
梁曼琳没来由的打了个寒噤,她甩甩头,甩走不着边际的念头,低谷只是一时,他早晚会重临高峰。
“严锋。”她出声催促,二月春风似剪刀,她才出小月子没多久,身体还没彻底恢复。
喊了一声,不见回应,梁曼琳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猝不及防看见林枫杨,为之一愣,紧接着翘起嘴角。
发生这么多事情以后,她发现很多事情总是变着法儿回到上辈子的轨道。比如父母横死,严大柱死了,严父严母瘫了,她取代林梧桐之后流产了。
(buduxs)?()那么林家呢?(buduxs)?()
——
?本作者缓归矣提醒您最全的《人在五零,拒当炮灰》尽在[不读小+说],域名[(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
送走林枫杨后,林奶奶和程大舅决定回乡下给先人扫墓,上供点纸钱,希望他们保佑子孙平平安安归来。
程二舅妈事前得到信,带着妯娌几个把林家的房子收拾一通。
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参军这个话题。
村里好些年轻人报了名,不过最后只有三个人入伍,程二舅妈既遗憾又有点庆幸:“咱家几个孩子也报名了,可没录上。”
“没录上也好,省得担惊受怕。”林奶奶多希望自家小孙子没录上,可那小子体格摆在那。虽然才十六岁半,可二十啷当的小伙子都没他高大健壮,只怪自己把他养的太好了。
“您啊,别太担心了,”程二舅妈安慰老太太,“姑姑你们家救了咱们全村的命,这是多大的功德,菩萨都看在眼里,会保佑咱家人的。”
这话林奶奶爱听,眉头不由舒展几分。
三舅妈递了一把自己炒的南瓜子给林奶奶:“姑姑,你肯定想不到,咱们村还出了个女兵,你猜猜是谁?”
林奶奶接过南瓜子:“谁家的?”
“周婶子家的春华。”三舅妈得意,“想不到吧?”
林奶奶还真想不到:“我记得这征兵要看家庭出身,地主家的孩子不成。”
“还得是这丫头运气好,入了周婶子的眼。过年的时候,县里领导来村里慰问周婶子,周婶子求了领导。说春华她娘是被地主逼死的穷苦老百姓,春华自己被地主婆打骂长大。虽然是地主家的女儿,但没剥削过人。”
三舅妈津津乐道,“又说春华早就和赵家断绝了关系,是她替儿子收的养女,是周家人,一心想学养父保家卫国,领导就破例允许她入伍。”
五舅妈接过话茬:“新来的县长就是地主家庭出身,但人家参加了革命,家里就没影响他的前程。周家婶子肯定是从他身上生出的想法,去战场上滚一遭,虽然难免吃苦受罪,还有危险。可以后没人能拿春华的出身说事,这路就宽了。”
程二舅妈感慨,“周婶子心善,横竖她按月领抚恤金,其实把那丫头留在身边伺候自己最实惠,可老婶子为孩子想得远。”
“她自来是个心软的。”林奶奶点着头道,“但愿那丫头争气点,以后把她奶奶接到城里去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