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书库

久久书库>虎枭 > 第七十六章 出兵庐江(第2页)

第七十六章 出兵庐江(第2页)

黄祖待张顺很不错,张顺的父亲张晏是和黄祖一起长大,算是世交,张晏曾是黄祖主管钱粮的仓曹,去世时把妻儿托付给了黄祖。

黄祖便一直视张顺为子,不仅破格提升他为校尉,前年张顺的母亲去世,黄祖不仅安排了上好的墓地,下葬时还亲自跑去扶棺,同时黄祖还承诺,如果张顺不幸阵亡,他会替张顺把儿子养大。

正是这些恩待,使张顺对黄祖忠心耿耿,心中根本就没有投降的念头,宁可战死,以报君恩。

但并不是每个底层将领都对黄祖忠心,若是黄祖会做人,就不会有丁奉和魏延的先后投降。

皖口城高达三丈,用攻城梯并不容易,甘宁下令道:“用攻城槌撞开城门!”

一支长约五丈的巨大攻城槌出现了,上面有抓手,一百名士兵抱着攻城槌,另外有两百士兵高举盾牌保护,从高空望去,就是一只巨大百足虫。

张顺站在城门上方大喊道:“准备巨石和滚木,一旦靠近城门,给我狠狠地砸!”

他身后几名屯长互相使个眼色,忽然一拥而上将张顺按倒在地,用绳索把他捆绑起来,张顺拼命挣扎,大骂道:“你们这群混蛋,懦夫!放开我……呜!呜!”

他的嘴被堵住了,二十几名亲兵想冲上来救援,但立刻被上百士兵包围,乱矛齐刺,亲兵们纷纷惨叫着被刺死。

几名屯长挥舞白旗大喊道:“我们愿意投降!我们愿投降!”

甘宁大军正要攻城,意外却发生了,皖口城内部造反了,城头竖起了白旗,紧接着大门开启,几名将领举着被捆得像粽子般的张顺走出来,后面跟着一千士兵,纷纷放下兵器投降。

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大,没有一个士兵愿意死战,他们毫不犹豫跟随将领投降了。

甘宁当即下令将张顺斩首,又命令徐盛的部将张台为皖口守将,统领包括降军在内的两千士兵守卫皖口。

甘宁随即率领船队向皖县驶去。

………。。

皖县的主将是黄祖的侄子黄元,此人性格暴躁,残忍好杀,历史上,诸葛亮几次要杀黄元,都是被刘备保下,刘备为了荆襄稳定,也不想得罪黄家。

烽燧点燃,黄元已经得知敌军大举来袭,不过他并不知道敌军是谁?但皖县只有四千守军,加上刚刚招募尚在训练的士兵,也不过七千人,黄元当即以飞鸽传信方式,连发几份鸽信向黄祖紧急求援。

两天后,甘宁的船队抵达了皖县。

早在出发之前,甘宁便和众将商议了夺取皖县的方案,之前他们夺取过皖县,虽然当时是靠里应外合,但那时甘宁就发现了皖县的城防弱点。

皖县的城防弱点就是水门,江南的城池一般都会修建一座水城门,就像苏州的盘门,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水城门用的大门有各种材质,并不统一,像后来建业城这样的都城就会采用铁门,从上面放下来,但大部分县城都是木门,用铁做门太奢侈了,有些小县甚至用木栅栏当门。

皖县用的就是木门,而且常年泡在水中,木质也比较腐朽了,这种朽木门用攻城槌最合适。

甘宁为此准备了一艘特制的突冒船,突冒船是三国战船之一,它最大特点就是前方有角,所以它执行的任务就用来撞开水寨的大门或者水寨木栅,所以叫突冒船。

但正常的突冒船体型较大,两边的划桨很长,连同划桨长度算在一起,足有四五丈宽了。

而皖县的漕河只有两丈宽,突冒船显然无法在漕河中航行,也无法用来撞击水门。

但是呢……。凡事就怕‘但是’两个字。

标准的突冒船是无法在漕河中航行,但是可以制作一艘非标的突冒船啊!

甘宁准备的就是一艘非标的特制突冒船,船身宽只有一丈不到,两边各装两只三尺宽的轮桨,整个突冒船的宽度最多只有一丈六尺,完全可以在两丈宽的漕河中航行。

突冒船前端装了一支粗大的生铁撞头。

抵达皖县的当天晚上,甘宁便从水门向皖县发动了进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