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铝业。
萧承来到了其旗下的一家工厂视察。
工厂入口,两侧标写着“安全生产,保质保量”的标语。
“这个点,还有运输队伍进进出出,看来是在加班加点啊!”
“萧书记,兴许是轮班制。”
县长叶帆提前打起了预防针。
嗯,这针预防针打下来,如果视察一圈真有全员满负荷加班运作的现象,那也可以搭个台阶。
没错,就是台阶!
到时候如果想管,那就当没说,但如果不想管,那就可以先入为主的往轮班制上归咎。
如此,就不会出现领导撞见了,但又不去解决问题的尴尬事实传出。
总之,管与不管,领导都能全身而退,这个简称为完美。
“叶县长,你来视察过?”
“这个……,萧书记,我是视察过他们企业的产业链,不过那都是在工作时间,像这个时间点的视察,还没有过。”
“那说明,它的庐山真面目,你只看了一半。但既然要看真面目,那就不能只看一半。”
“县委这边收到的群众意见反映中,就一直有关于这天舟铝业苛待员工的反映。”
“当然,群众反映的不只天舟铝业一家,但既然这天舟铝业是天舟企业中的龙头,那我们就先从它这开始,看看是否属实。”
“萧书记,这类反映,县政府这边也一直有收到。”
“但处理起来,恐怕……”
“恐怕什么?”
“萧书记,说句您不愿意听的,像员工的工作时间、加班补偿、以及休假等劳动权益上的问题,真要拿劳动法来当放大镜,那天舟估计没一家企业能合格。”
嗯,叶帆的话说的很明显。
这是一种普遍或者已经被接受或被迫接受的社会事实了,不能按极个别问题的性质来对待处理。
说人话就是:这个现象已经是被默认的既定事实了,劳动法,那已经是理想化的……
因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萧书记,何必较真呢?
“你想说的是,我这个书记总不能一家一家整治,然后把天舟的经济大局给搞出动荡是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萧书记,我的意思是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这句话,现在你跟人民群众说去,他们有几个能信的?”
“为什么?因为这些年的徐徐图之,图到最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