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镇政府的老油条,胡杨在平安镇待了这么多年,对这里的人和事,恐怕比谁都清楚。
虽然之前两人因为工作理念不同,有过一些小摩擦,但李平生心里清楚,胡杨这人本质不坏,只是被磨平了棱角,习惯了明哲保身而已。
而且,平心而论,李平生自问到任以来,行得正坐得端,没做过什么对不起胡杨的事。
相反,他这种正直不阿的作风,比起以前那些满肚子花花肠子的领导,或许更能让胡杨这种老江湖高看一眼。
想到这里,李平生不再犹豫,找到了胡杨的号码拨了过去。
老王烧烤。
这是镇上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露天的棚子下摆着十几张油腻腻的桌子,此刻依旧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孜然和炭火的香气。
李平生就约胡杨在这里碰面。
“从县里回来,久等了。”
李平生到的时候,胡杨已经在那等着了。
胡杨耸肩,递给李平生一瓶啤酒。
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最终什么都没说,一饮而尽。
其实对于胡杨来说,李平生踏实肯干,为人老实,确实是为国为民的好领导。
胡杨开始时候有点怨气,但早就烟消云散了。
李平生开门见山的说道:“胡组长,我也不跟你绕圈子了。今天晚上,林镇长和耿镇长请我吃饭了。”
胡杨:“???”
李平生将饭局上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跟胡杨说了一遍。
包括那五百三十二万扶贫款和最后那二十万现金。
胡杨一直安静的听着,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直到李平生说完,他才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冷笑。
“呵呵。”
“又是这个老套路。”
李平生心中一动,好奇的看着他:“老套路?这话怎么说?”
胡杨拿起一串烤腰子,咬了一口。
“李顾问,你前一任那个姓杨的,你知道他是怎么进去的吗?”
“不是说他贪污扶贫款吗?”李平生问道。
“贪污?”胡杨嗤笑一声,声音里满是嘲讽,“他那是替人背锅!”
“这么跟你说吧,当年也是一笔扶贫款下来,林海洋找了个由头,说是有个大项目要临时周转,想借用一下。当时杨新安也像你现在这样,纠结,犹豫,不敢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