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抱团,只要一种筷子,其它的筷子不要,哪怕这种筷子更好,这叫排外,不叫抱团。”
筷子理论不少人都知道,但陈浩把筷子理论又稍微改了改,跟抱团和排外联系在一起。
陈洪兴等人理解起来更容易。
陈浩语气很沉着坚定,“放在红旗生产队,对干部人选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是对红旗生产队有利的人,咱们就吸收进来,可以让他成为队委成员,可以让他成为专业干部,可以让他成为管理人员。”
“把这些人吸收进来,不仅不会让红旗生产队变差,不仅不会抢夺红旗生产队的资源,相反的,他们还能让红旗生产队越来越好。”
红旗生产队是他的基本盘,是老巢。
仅仅只有36户,一百多口,这点人肯定是不行的,得吸纳更多的人才行。
“就怕其他人会有想法,觉得宁愿让其他生产队的人过来做队委干部,也不愿意让他们做队委干部,会生出一些风言风语。”汪秀红说道。
她是妇女队长,平常时候,一些风言风语八卦,就是经过妇女的嘴传开,知道一些人心里的想法。
“嘴长在别人的身上,他们要怎么说都由着他们。”陈浩道,“但是人的身体是最为实诚的,只要他们的日子过的不比之前差,他们顶多也就是过过嘴瘾,发泄下心里的不平衡。”
“这股不平衡是多种原因,但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没有占到便宜,没有沾到好处,就是用自己生产队的人,如果不是他,也会不满。”
很多事,嘴上说是工作,而身体会采取另外一种态度,那是生活。
嘴里骂着一个地方,身体却拼命往那个地方跑。
这些人将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
“陈传福是第1个人选,第2个人选,我提议周柱坚,他是公社那边推荐过来的同志,这个你们也都知道,在食堂工作,他并没有因为是公社那边推荐过来的就耀武扬威,就偷奸耍滑,工作一直都本本分分,饭菜做的很好。”陈浩道。
“平常时候要招待一下领导,招待下其他地方的同志,喊他加个班,要准备哪些饭菜,他都执行的很到位。”
“周柱坚的技术和态度,都是没话说的,把他作为增补队委的成员,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增补的人员问题,陈浩经过考虑,都有理由,首选就是态度。
陈浩吐出一口烟气,“他态度很好,这很重要,再一个,红旗生产队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一个是食堂,再一个就是过来到村民家中住宿的同志,有不少人会在村民家里吃饭,费用比在食堂吃要便宜些,但是到村民家里的吃喝标准没有确定,导致有不少纠纷。”
“有些村民拿剩菜剩饭,甚至是坏了的饭菜招待过来的同志,包括饭菜的量,饭菜的价格,这些也得要有监督。”
“这个事情交给周柱坚做,由他管理,就很好的,算是专业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