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下头,细声细气道:“我不知道爹爹用什么法子叫你答应这桩婚事,但他都是为了我考虑,还请你看在他一片慈心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待到此事了了,你可退了婚事另寻良缘,我绝对不会纠缠。”
薛虯不妨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但细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原著里的林妹妹看似嘴毒小性,实则至情至性、体贴入微。
她会为了让林如海安心而答允这桩婚事,但也不会勉强别人与她共度一生,这本就是她的性格。
薛虯眉梢微挑,问:“你有心上人了?”
黛玉没好气道:“我久在闺中,哪里来的心上人?”
本来想解释一下宝玉的事,但看到薛虯眼角眉梢的笑意,便知道他只是玩笑,并非真的误会,也就把话咽了回去。
薛虯只是一时被黛玉的表情可爱到了,很快就收敛了笑意,问:“你可知道退婚的女子是什么名声?”
如何能不知道?
时人对女子的名声要求高于男子,退过婚的女子哪怕无错,名声也会大受损伤,在婚事上的选择余地会大打折扣。
这便是王熙瑶被退婚,王家和薛家那么生气、旁人也不站李家那边的原因:因为王熙瑶损失的不止是一桩婚事,更可能这辈子都不能高嫁,甚至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只能寻个家世或人品差一些的,才能弥补她名声上的“污点”。
若林黛玉与薛虯退婚,她的下场会和王熙瑶一样。
黛玉垂下眼睑,说道:“这便是我的事了。你愿意
暂时应允这桩婚事让爹爹可以放心,我已经非常感激,又如何能误了你一辈子?”
至于说婚事?
大不了一直赖在家里!反正家里就她一个女儿,若她也离开了,父亲必定寂寞。
等到父亲去了,她缴了头发做姑子去便是了。
薛虯听她打算得明明白白,给她倒了一杯茶,含笑道:“既然你没有心上人,何不与我试一试呢?”
黛玉抬眼,用一双春水含情的眼睛诧异地看着他。
薛虯说:“林姑娘莫要自苦,你出身名门、才貌双全、秀外慧中,若非林叔父病重托付,我未必配得上你。能以你为妻乃是幸事,又如何能是耽误呢?”
黛玉脸颊微微发红,知道薛虯是在安慰她。
薛虯出身固然低了些,但是家底丰厚、前途光明,他本人又品貌端正、能力出众,只怕是许多高门大户眼中的乘龙快婿,哪里配不得她?
但黛玉的确被安抚到了,心中安稳了一些。
薛虯继续道:“从前我无心婚事,的确没往这方面想过,但如今你我已经定下婚约,便该为彼此、也为了父母亲人负责,左右你年纪还小,我也有批命在身,几年内不能成亲,我们且慢慢相处,若互相有意便可顺理成章,若一方无意便退婚,你觉得如何?”
话是这么说,薛虯却知道他不会主动退婚。他不讨厌林黛玉,甚至有点喜欢,虽然是不是男女之间的喜欢,但至少说明他和黛玉能处得来。
——至少在薛虯这边是这样。
这就有了相处的基础,薛虯又没有喜欢的女子,前世见过那么多人都没有碰上心动的,这世更不可能了。若没有定下婚事,他可能还会做不婚打算,但既然定下了,即便是出于责任,他也不会轻易退婚。
除非黛玉自己不满意这桩婚事。
这话他当然不会说,免得给黛玉造成心理负担,故而只是微笑着看她,等待她的答复。
黛玉观察薛虯的表情,见他目光真诚,神情坦然,显然所言均发自真心,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
*
十来日后,在三位太医的治疗下,林如海的身体终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