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些中医所说,常有西医治不好的病人,最后被中医治好了。
但也有些病人,中医治不好,只有西医能治好。
冯胡林认为,双方应该取长补短。
冯胡林没有理会那些正在吵架的医生,简单翻看了医书后,他皱起眉头。
看得出来,这些医书是大家伙儿花了心思编写的。
但上面的内容过于深奥,难以理解,不符合要求。
尤其是一些老中医,他们本就有编写医书,这会儿,更是将自己编写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医书,直接拿了出来。
冯胡林先夸奖了他们一番,给予肯定,然后说道:“我们这次要编写的书是给基层医疗工作者看的,必须简单易懂,治疗成本也要低……”
冯胡林认为,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能治病就行,所以这本《基层医生手册》,不应该分西医中医。
它得按照各种常见病来分类,然后将那些成本低的治疗方法都写上去。
写书用的文字,还必须是白话文,这样才能让基层医生看懂。
书需要组织一些人重新编写,书里提到的治疗方法也必须全部核实,冯胡林觉得,这本书短时间里,怕是编写不出来。
这个会议一开就是一整天。
会议快结束时,冯胡林提到了《全球瘟疫》这本书:“诸位,最近我一直在看一本书,它刊登在《上海日报》上,叫作《全球瘟疫》。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医学知识,大家都可以看看。看完后,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在我们国家建实验室投放瘟疫,我们要如何应对。”
听到冯胡林提到这本书,在场的西医都安静下来。
他们都看过这本书,看完后既害怕又愤怒。
那些中医年纪较大,有半数没看过这本书,而那些看过的,原本也不怎么在意。
他们还以为这本书里的内容都是胡编乱造的。
现在冯胡林郑重提起,这些大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时,那些西医已经开始讨论。
老中医们听了西医的话,也开始发愁。
如果真的有人在他们国家投放瘟疫,他们要怎么办?
原本西医和中医互相不待见。
但在冯胡林提起这部小说后,大家不再争吵,转而同仇敌忾,议论起这部小说来。
得知冯胡林在研究细菌,他们还纷纷提出要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