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张报纸给了洪旭之后,洪掌柜就开始翻《上海日报》。
卖报纸的人告诉他,说今日的《上海日报》多送了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小说。
没想到《上海日报》竟也开始刊登小说,他要看一看。
洪掌柜这一看,就入了迷。
同时,他也想起小儿子以前跟他聊天时,说的一些事情。
他那个小儿子是个不安分的,总爱打听外头的世界。
有一阵子,他认识了一个从东北来上海的人,知道了很多东北的事情,然后就一直在他面前念叨。
这书里写的东北,跟他儿子说的东北,是一样的。
洪掌柜看着看着,有点想儿子了。
而被洪掌柜想念的洪永祥,正身处战场。
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劳工们服务,也为劳工们争取权益。
战场的环境真的太糟糕了,比洪永祥想象中,还要糟糕千百倍。
洪永祥有时候会后悔来了这里,如果他待在上海,是不用吃这么多苦的。
但更多的时候,他庆幸自己来了这里。
在这里,有懂英文或者法文的中国读书人帮助那些劳工,但数量太少了,远远不够。
他和其他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是有用的,他们帮助了很多人。
那些跟他一起来欧洲的劳工,更是把他们当成主心骨。
他们团结在一起,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还努力学习。
只要有空,洪永祥就会教他们读书认字。
战场太压抑了,找点事情做,能让他们不去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洪先生,这里的孩子,到了晚上能开着电灯看书做作业,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不是也能这样?”
有人问洪永祥。
洪永祥道:“肯定可以。”
“洪先生,你说云景先生,这会儿是不是又写出新书了?也不知道她写的新书是什么,好不好看。”
又有人道。
洪永祥笑起来:“她肯定已经写了新书,她写的新书,也肯定好看。”
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看天空。
这里的天空,瞧着跟上海的天空,也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