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121章 清明(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她穿越前,甚至已经有几年没去给家里过世的长辈上坟。

她小时候,她父母为了做生意常年不回家,清明节也都在外面过,并不回家祭拜家里长辈。

她长大后,自然有样学样。

但这是民国,人们对过清明这事儿,还是很重视的。

桑钱氏这段时间,时常说起从前。

早些年,桑元善身体没那么差的时候,他们一家会在清明前后抽空去嘉兴,祭拜桑元善的父母和其他亲人。

阿兰就是他们某次去祭拜的时候,从嘉兴带来的。

桑景云这身体的原主年幼时,也跟着去过嘉兴,这样的惯例,一直到近几年才结束。

一来桑元善八十来岁,身体实在吃不消,二来桑家的情况不好,也就没有了这个心思。

今年,他们家虽然有了点钱,但缓过来没多久,自然不会想着要去嘉兴。

他们只打算在清明的前一天去上海县城,祭拜桑元善、桑元善的原配,以及陆盈的父母。

桑元善搬到上海后,曾在郊区买了一块不到半亩的地,当做桑家子孙后代的墓地。

因为这块地很小,旁边都是坟地,不值钱,因此即便之前桑家落魄了,也没有将之卖掉。

他们家扫墓,都是在清明前一天。

而各种准备工作,再往前一天,就已经开始。

今年的清明节,是在公历4月5日。

4月3日这天下午,桑钱氏带着阿兰和桑学文做了很多粽子,又做了很多糯米团子。

糯米团子当天下午就上锅蒸熟,而粽子等到晚饭后才下锅煮。

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了一段时间,然后将没燃尽的木头留在灶膛里,就能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粽子已经煮透。

桑家做的都是肉粽,足足有一大锅,不过他们人多,吃上两天,再送谭峥泓几个,也就没有了。

4日一大早,谭峥泓就来了桑家,还带来很多包好的虾仁馄饨。

因此,今天的早餐,吃的是肉粽和馄饨。

粽子里包的五花肉里的肥肉已经被煮化,吃着一点不油腻,吃一口粽子,吃点馄饨,味道那叫一个好。

桑景云吃了一个粽子一碗馄饨就饱了,谭峥泓和桑景英,却都吃了两个粽子。

吃的最少的是陆盈和桑景丽,两人分了一个粽子,又吃了点馄饨就饱了。

吃饱喝足,桑钱氏就开始准备上坟要用的各种东西。

粽子、青团、鱼、肉、鸡蛋、酒……桑钱氏装了两篮子,又拿出两个很大的布袋,袋子里装着的是她和阿兰一起,用锡箔折的元宝。

“他过世那会儿,来吊唁的人都让我多折点元宝烧给他,但我那会儿实在没钱,就只折了半袋子,当时他们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劲,觉得我亏待了他……”桑钱氏叹着气说桑元善的葬礼。

这事儿她常念叨,觉得对不住桑元善。

但桑景云觉得她已经做得很好,相比于死人,肯定是活人更重要。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