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黄昏》

第51章 错觉(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无论是这错觉还是林思弦的行为,都非常的荒谬和不合情理。从表面上看,林思弦做的这些事其实并不奇怪,让陈寄接送他,要求陈寄回消息,或者突如其来的肢体接触,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同样的事情不计其数。

但缺乏了旧场景里最核心的部分——林思弦玩弄的语气和不讲情理的任性,以至于让过去几天的片段看起来像一种非常笨拙、非常不得要领的引诱和调情。

很像是已经完成的剧本里,有人用笔划去了一些最关键的描写,让整段情节呈现出另外一个故事。

这种奇妙的联想让陈寄没有像之前那样追问林思弦想要做什么。

一是因为陈寄已经打破原则,用了以前不喜欢的手段来强行了解林思弦可能隐瞒的事情;二是自从在深夜病房里看到林思弦那片刻起,陈寄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又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无论林思弦目的是什么,无论自己试图怎样决绝或挣扎,最后结果都一样,不如就等着看林思弦这次到底玩什么花样。

不过有时候事情也会有些微小的意外。

二十号那天晚上有一场慈善晚宴,举办地址在离城区几十公里的洛栖湖边。这场晚宴的性质有些复杂,由好几方协同承办,既搞募捐又搞艺术颁奖,本质是为了发一些看起来漂亮的新闻通稿,同时作为圈内人攀关系的平台。李主任在慈善基金那边挂了个身份,把他比较关照的几个人都叫了过来。

大概是上次那条微信让李主任觉得“孺子可教”,林思弦也成了邀请名单之一。

陈寄一进场便看见了林思弦。林思弦出席这类场合不多,今天看起来特意收拾了一下,当然在场不包含陈寄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作了些打扮,甚至有位穿了金色西装,看起来想上台代替奖杯。

跟这位兄台相比,林思弦则收敛很多,他只是穿了一件剪裁合身的衬衫,松了最上面一颗纽扣,没有珠宝装饰显得他脖颈的线条和袖口露出的腕骨更为明显,头发倒是有好好梳理过,很柔顺地拢在脑后,多出一种温柔之貌。

当然陈寄知道他在这种场合不需外貌衬托,一向待人便是很温柔的。他很自然地跟身边人谈笑,被人拍了拍肩膀。

李主任对他的选择很满意,在陈寄身旁夸赞道:“思弦就得这么穿,真漂亮,是不是?”

陈寄从服务生托盘上端了杯柠檬水,不置可否。比起漂亮、好看等概念性描述,他只是想到了十七个小时硬座后见到的林思弦。他本以为林思弦会一直如此。

仪式开始前调试了一下设备,音响的杂音吸引所有人视线聚向一处。于是陈寄不可避免地对上了林思弦的目光,他好像有片刻的诧异,看起来很不符合外貌地呆了一秒,在旁边的人跟他说话时又恢复了神色。

“陈编,”身后有人叫他,给他递了个手机,“帮你弄好了。”

陈寄点点头:“谢谢。”

陈寄大概知道林思弦呆楞的原因。他昨晚跟人通宵改了点内容,在工作室里休息了片刻,醒来没有未接也没有消息,仔细一看发现睡着时手机跌了一下,电话卡接触不良收不到信号,而才搬的工作室还没来得及安路由。本想找个取卡针调一下,李主任那边半天联系不到人直接派车到楼下了,索性直接来场馆换。

而跌之前手机上最后一条消息便是来自林思弦,问他会不会来这次晚宴——看起来像是陈寄故意没回他一样。

拿回调好的手机后,上面果然有林思弦后续发来的两条消息——“为什么又不理我”和“为什么你电话是不在服务区”。

在陈寄没想好要不要回复前,仪式已经开始。流程很传统老旧,几个领导致辞,搬了一拨奖,宣了几个项目,记者拍了一拨照片便结束。

晚宴开始,陈寄吃东西一向快,没多久便放了筷子。他回了几条工作消息后,这SIM卡又不灵了,手机多半是真摔坏了。

吃到一半有人过来传话,今天云简老总也在,叫陈寄去湖边叙叙旧。云简那边好几个人都是老熟人,合作过两三次,陈寄过去随口聊了几句。

云简的内容官是中法混血,法国出身,二十岁才回国,说中文语调有些幽默,用词又很考究:“每次看那个老头台上讲那样子的话我就如坐汁张。”

“针毡,”旁边的人纠正他,“咱们先学走路再学跑,先别用成语成不?”

几个人笑了两圈。云简老总问陈寄:“今天来的那个是你上次说的林思弦不?还挺出挑的。”

“对,”陈寄点点头,“要是最近还有其他项目,我把他信息发给你。”

湖边的人都健谈,聊得还算尽兴,陈寄回去时晚宴已经散场。这次有景区赞助,给每个来场的人都开了间房,陈寄跟那混血住一层,在电梯口告别时对方还整了个浮夸的贴面礼。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