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黄昏》

第43章 辩白(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信,”林思弦终于回了一点神,“什么信?”

“就有一年寒假,陈寄大二那会儿,我写了封信给你,”陈烁直说,“你们小区不让人进,但那门卫挺来事儿,我一报门牌号他就说可以帮我转交,还信誓旦旦告诉我收信的人一定会看。”

林思弦怔然道:“他以为是我妈的戏迷……”

陈烁没听清后两个字:“什么?”

而林思弦无心替她解释:“你在信里写了什么?”

陈烁叹了口气,又觉得事到如今没什么不该讲的,对方早该知道的事情,被一场乌龙耽搁了。

她不想讲得太长,但要说明白就得提个前因后果:“陈寄有点随我爸,总喜欢给自己揽活儿。他根本不需要活这么累,我不需要他照顾我,当初我不想上那破补习班,他硬要去打工凑钱;高考也是,我说了很多次我跟妈不需要他,我能应付得来,他就是要一意孤行报本地学校。”

“他的志愿是我给他改的,他还想改回来,我好说歹说,说我也能吃苦,你读个好学校多赚点钱比什么都强,还提了你,问他离你这么远甘不甘心。他最后妥协了,他第一次妥协了。”

“那个寒假也是这样。他明明可以保研,又想提前找工作,这次态度很坚决,我怕我说不动他,就想让你帮我——是个人都会听听心上人的劝吧。我知道你住哪儿,他给你买面包的时候有写你地址,所以就写了封信,也不算信,一张A4纸,我直接写了他很喜欢你,问你能不能帮忙劝劝,让他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再管我。后来陈寄发现了这件事,问我的时候我也直接交代了,我以为他会生气,但他什么也没说。”

“那次本来也该成功的,我看他本来没再联系工作了,可惜妈突然身体不好了。”

“说起来我一直以为你俩成了,我妈葬礼刚完,他两天没睡还赶回去看你什么表演。没想到这么多年,竟然全是他一厢情愿。”

林思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

他也不知道,那些曾让他反复悲痛、想要代谢掉却始终在心里埋得根深蒂固的往事,竟然还有另一个角度的叙事。

难以置信,于是又催生出更多怀疑,哪怕事到如今他都还在想,这全然不同的故事是不是陈烁单方面的认知。或许陈寄只是没有否认,太沉默所以给了人误会。

而陈烁好像远隔两地听见了他的心声,在晚上八点发了短信过来。林思弦当助理时留过联系方式,不需要再写信——如果当年也这么水到渠成,这故事也许也不会这么可笑。

短信里面是条论坛链接,林思弦点进去,发现讨论的内容很熟悉,他不久前才看完的《黄昏谋杀案》。这篇帖子议论的重点不是剧情,不是哪一处的文字,甚至也不是最热门的人设比较,帖主只是心血来潮想到一件事。

——“沉寂肯定是个男的,男作者给笔下女角色或者对象取名都惯会偷懒的。明玉珠,胡小心,柯然。”

——“这三个名字怎么了?”

——“就直接从诗里抄呗,之前那个写玄幻的不是这样。明玉珠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胡小心是前面一句,柯然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也不一定吧。字又不完全一样,好多是谐音字。”

浏览到这条回复时,陈烁的第二条短信又刚好到来。

“我不喜欢陈寄一直接管我的事,所以能住校就住校,平时也不跟他待一起,”陈烁说,“但我还是看不得他这么惨。说实话我误会你俩一直谈恋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篇小说,这些人讨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因为她们少了最关键的线索。但我知道那是什么。林思弦,原来你真的一直不知道啊。”

原来我真的一直不知道啊。为什么会不知道呢。

因为太过滑稽的乌龙,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位,还是因为他从来没敢往这个方向想过。从小到大的防御机制让他不会盲目幻想,就像看到林泓去挑婴儿用品,不会想是否有朝一日也能体验一点亲情,没有落差就不会坠落,生活就能顺畅运行。而关于陈寄的事,又是最敏感的一桩,一点失重感都很难承受。

永远在全副武装抵抗陈寄不喜欢他带来的创伤,也同样阻挡了对陈寄喜欢他这件事的洞察。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