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竟然带给她这样的好消息——神农乡,有望实现投资10亿?
光是修路,就要投资7、8亿?
修路、基建当年就能实现经济增加值,是拉动经济增长最快方式,没有之一。
赵国栋,真是雪中送炭。
“真的吗?”
何佳慧激动站起来。
赵国栋看看左右没人,办公室门都关上了,嘿嘿一笑:“当然是真的。”
何佳慧惊喜之余,又蹙起黛眉:“不对啊?你们去年的投资预算我看过,没有修建一级公路的预算,也没有资金来源。你打算怎么修?”
赵国栋不慌不忙:“你别管我从哪弄钱,我只问领导一句——想不想要这项目、投资?”
“当然想。”
何佳慧不假思索。
作为一县之长,经济主官,哪有不想要投资、项目的?
有项目、有投资,就有政绩。
有了政绩,就能升迁。
20世纪初,这是官员升迁的一条铁律,甚至是唯一途径。
赵国栋正色道:“那其他的,就交给我。你只要搞定一件事——让市里同意国家经贸委,将我市确定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试点城市。”
“你连国家经贸委工作,都做通了?”
何佳慧吃惊。
她是从经贸委出来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争取这种试点工作的难度。
长三角、珠三角,很多城市都在盯着PPP,希望能拿到国家政策试点的资格,开个口子,先行先试。
江虹市作为中部省份汉南、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竟然能拿到这种别人都在争取的试点,乃是可望不可即的事。
赵国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神通广大?
“这政策试点,归政策法规司管,不归投资计划司管。是不是梁家华司长帮你疏通关系的?”
何佳慧逼问。
赵国栋哈哈一笑:“这个,你就别问了。反正经贸委那边都说好了。你只要说服牛书记同意就行。”
何佳慧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国家给政策开口子,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牛书记没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