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增堂说:“国栋,你真的要跟华叶合伙做生意?华叶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不油嘴滑舌,心也不黑,不是做生意的材料。”
赵国栋肯定道:“华叔,并不是心黑手辣的人才能做生意。相反,能把生意做大做长久的人,都是有眼光有底线的人。眼光可以培养,经验可以积累,但人品最重要。我信得过华叶。”
华增堂叹了口气。
他如何不知道,赵国栋扶持华叶做生意,也是向他示好?
他解决不了华叶未来生计问题,赵国栋给他解决地妥妥的,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这算不算一个大人情?
赵国栋又诚恳道:“华叔,我很看好草药生意。现在南边制药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来。对中药原料需求极大。咱神农乡又盛产高品质药材,做这生意一准亏不了。您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入个股?不用出资,最重要是给我们小辈指点。我们没经验,有时候您一句话,就价值千金。”
他拿出一份提前草拟好的合同:“只要您在这签个字,我们新公司两成干股就是您的。”
华叶吃惊看着赵国栋。
赵国栋之前没跟他提过这事。但这是大好事。
他知道,三叔平时两袖清风,没有贪污,家里一直过的紧巴巴。
这年代并不禁止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
这是私营企业,不涉及国有资产,就算华增堂接受干股,也并不违法。
厨房里忙活的华叶三婶,耳朵立马竖起来。
颠勺的手,微微颤抖。
她满脸狂喜。
哪怕农村妇女也知道,赵国栋光本金就拿出260万!
却白送华增堂两成干股。
这至少值50万啊。
华增堂目光犀利,盯着赵国栋。
自从牛振东视察杨青煤矿,赵国栋搞经济的能力,在县里就出了名。
人人都知道,赵国栋一手把濒临破产的杨青煤矿,不光拉出破产深渊,更长袖善舞,又跑部钱进,又投入巨资,顶着重重压力将煤矿一手打造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煤矿,从矛盾丛生、事故不断的民怨冲天地,变成了下金蛋的金鹅。
华增堂陪同调研时,就震惊与赵国栋的大手笔与眼光魄力。
他说:“国栋,我很庆幸力挺你下去。你在神农乡才干了半年,但县里没人再怀疑你搞经济的能力。”
赵国栋急忙道:“还要多谢华书记的支持。没有你,我就算有能力也下不去。这两成干股···”
“我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