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旁边的鸡窝头趴着睡觉,他桌上有书本,我拿来先用一下。
打不打招呼都无所谓,毕竟物尽其用,才不算浪费。
我翻看这些书,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就感觉有些吃力。
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反应思维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分为ABC三类。
经常读书,阅读能力超强的A类,他们喜欢精简高效,没有过多修饰和解释的内容。
不需要解释就能看得懂其中的意思,也能看得出其中的乐趣。
因为自身看得懂的内容,看解释就相当于是看废话。
理解能力一般的B类,读起来就会慢,需要多一点点时间来理解体会其中的意思。
需要一定的修饰和解释,才能更好的看出内容中的乐趣。
而阅读能力比较差的C类,节奏快缺少解释,会感觉看不懂,毫无乐趣可言。
一旦阅读理解的节奏跟不上,那就会弃书,换一个节奏慢好理解的。
其实绝大多数时候的节奏内容,都是在兼顾阅读能力一般和较差的群体。
毕竟能够看得明白,要比看起来稍微有些拖沓更加重要!
尤其当阅读速度转变成声音朗读,变成一个固定频率之后,那么这个频率的节奏,一定不能快!
不然就会甩掉很多阅读能力不够的群体。
而把节奏放快,适合阅读能力超强的人,但注定只能成为小众。
我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书,突然旁边睡觉的鸡窝头醒了。
他挠了挠头,睡眼惺忪的看着我,又看了看我手里的书本。
彼此对视了三秒钟,他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打了个哈欠。
看他的黑眼圈很重,身上隐约还散发着酒精味和一些不知名的香水味。
一看就是不知道在哪个夜店里泡了一整晚……
“鸡窝头,不找个地方好好睡觉,还跑到教室里来凑什么热闹?”
“等等,你叫我什么?”
“我叫你鸡窝头,怎么了,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