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武帝取出帕子,亲手帮女儿沾沾眼角,转而提起明日的生辰宴:“是父皇老了,想多看看你们兄弟姐妹叔侄众人和和气气共聚一堂的样子,你们越大这样的机会越少,所以是朕因为私心给麟儿添乱了。”
庆阳最不爱听这样的话了,哭着靠到父皇肩头:“不会少的,只要父皇愿意,我们天天都陪父皇吃席。”
兴武帝笑了,摸着女儿的后脑道:“朕也忙啊,哪有空天天陪你们,总之麟儿记住,你二哥三哥可以韬光养晦,如果他们有的话,你不能,你是因为有才才跻身朝堂的,一旦你泯然众人了,大臣与百姓们就会认为你不配为官,所以,你要做得比所有人都好,比所有想要撵走你的人都强,才能长长久久地做你喜欢做的事。”
庆阳懂了,真的懂了。
。
翌日,作为今日的小寿星,庆阳提前离开吏部,是当差众人中第一个到乾元殿的。
贵妃、丽妃已经到了,太子妃吕温容陪在二妃身边,铮哥儿在与皇祖父下棋。
母妃掰不动皇长孙的肩膀,皇祖父的在场却可以,小公主才进来,铮哥儿就乖巧地站了起来,恭声朝小姑姑行礼。
庆阳便笑着来到祖孙俩这边,手扶着铮哥儿的肩膀让他坐下,她再站在父皇身后观棋。
下棋需要专心致志,本就与皇祖父这个高手对弈的铮哥儿显然做不到这点,余光时不时瞥向小姑姑绣着蟒龙的紫色官袍。
可是如果姑侄感情好的话,他根本不需要如此。
兴武帝笑笑,吃了孙子的子,结束这盘棋。
没多久,秦弘、秦炳一家三口、秦仁夫妻俩以及永康一家四口、雍王一家三代八口人都来了,后面跟着驸马名分还没落实的张肃。
开席前先送礼。
大人们送的多是金玉之物,包括张肃送的也是一支羊脂玉簪,孩子们的礼物更别致一些,傅铭给小姨母演了一套虎虎生风的拳法,傅羲送了她亲手绣的手帕,铮哥儿背诵了《南巡游记》的一篇文章,三岁的盈儿送了一盆她亲手种下的野花。
秦梁家的四个孩子站成一排,合着给堂姑姑背了一首祝寿诗。
小孩子身上的稚气确实讨人喜欢,庆阳一直在笑,围观的一众长辈也都是笑着的。
开席时,因为秦弘四家都是成双成对的,兴武帝便安排张肃与小公主同席了。
与做了十余年驸马的傅魁以及吕温容三个皇家儿媳妇相比,张肃的恭谨十分明显,连身边的小公主他都不曾多看,只是不时地帮小公主斟茶、夹菜。
邓氏打趣道:“张肃也是在宫里长大的,在座的你都熟悉,怎么比大驸马婚后刚进宫那会儿还放不开似的?”
秦炳还烦她呢,怕他一忍王婶又要唠叨一串,立即道:“张肃从小就话少,时间长了王婶就知道了。”
邓氏没理他,继续夸张肃:“全京城那么多勋贵子弟,属张肃福气最好,竟能娶走皇家最受宠的小公主,也是最有才的文曲星。”
笑话,宴席宴席,就是要说说笑笑才热闹,尤其是新媳妇新姑爷,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若真的一句都不调侃张肃,反倒显得不重视他一样,那才会让张肃与小公主难堪。
有的话邓氏不会在皇上面前放肆,但刚刚她说的都是大实话,谁要是不爱听,有本事就怪皇上偏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