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如昼》

第110章(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视频通话中,这对夫妻和电脑那头的一双儿女眼眶泛红地说着话,翻来覆去都是些关心的话语,比如“过年冷不冷啊”“过节吃了些什么?”

“之前爸爸妈妈寄给你们的新衣服合身吗?”

明汐对亲情这种情感没有太多共鸣,但听到这些话,嘴角还是不自觉地微微动了动。

梁见铖用开水灌了一个热水袋,轻轻放到她怀里,让她拿着取暖,等会儿到外面放烟火可能会很冷。

这对夫妻老实本分,尽管明汐让他们多和孩子聊一会儿,还是很快就起身了。

明汐:“听你们的口音是川渝那边,是川渝哪里的?”

“汶川!”

他们笑着说出了自己的家乡。

“汶川?”

明汐有些疑惑,她不知道这个地方,从未听说过,应该是个县城吧。

她转头看向梁见铖。

梁见铖也没去过汶川,但大致知道它的位置,在都江堰附近。“……是这样吗?”

梁见铖也微笑着问。

“对对,我们离理县很近。”

淳朴的男人又说出了一个新地名。可惜理县也是个不太出名的小县城,男人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稍微有名点的地方:“我们离绵阳也很近!绵阳你们知道吧,绵阳米线很出名的!”

绵阳……明汐眨了下眼。

“等开春我们回去一趟,明总,我们给您带点过来?下次你们来工厂,就可以带回去尝尝!”

女人比她丈夫更擅长社交,热情地说。

当他们提到绵阳,明汐没有特别的反应,不过梁见铖用细腻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秒。

明汐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想法:“如果有条件,把孩子带出来读书吧。刚刚我听你们孩子跟你们说话,你们女儿学习特别好,能考全校第一,这么聪明的孩子,别留在乡下读书了。”

说到这个问题,这对夫妻仿佛遇到了贵人,开始倾诉起来。他们也想让孩子进入宁城的民工子弟学校,可即便这样的学校,名额也卡得非常严格。

这个事,明汐作为老板,是要想办法给员工们解决一下。

很多时候,梁见铖也不是那种见谁有困难都会主动伸手相助的“圣人”。但在明汐经历车祸后,当他人麻烦真切地摆在面前时,他愿意出手帮忙,就当是为明小姐积累福报。恰好,他的亲舅舅是宁市北江教育局的领导,虽然平日里他和舅舅关系一般,但只要打个电话,这样的小事肯定能解决。

“如果你们真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们找学校,让孩子来宁市读书。”

汶川确实是个小县城,在5。12地震发生之前,全国大多数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谁能想到,明汐随口一问,梁见铖出于为明小姐积德行善的想法而伸出援手,日后会带来如此大的福报。

漫长的11天过去了。

2008年的除夕是2月7号,2月9号楼厂长终于从广东返回。

年初二,明汐和梁见铖一同返回海港。然后,距离两人的合作到期只剩下三天了。

明汐除了自己回来,还把从打工男孩手上拿到的那张“小广告”卡片,一起带了回来。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